#加薩市
- 
                            哈瑪斯交還4以色列人質遺體 仍有20具遺體未歸還|全球在以色列縮減人道援助物資規模後,哈瑪斯15日午夜過後再交還以色列4具人質遺體,但哈瑪斯手中還扣著20具人質遺體未歸還。以色列警告,若不迅速交還,將繼續限制人道物資進入加薩,並採取應對行動。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4日強調,若哈瑪斯不解除武裝,美國將出手介入。 
- 
                            以哈停火生效第2日 逾50萬人返回加薩|全球以哈戰爭進入停火狀態,協議內容包括以色列將釋放巴勒斯坦囚犯和人質,哈瑪斯則必須最晚在72小時,交出剩餘的48名以色列人質,不論生死。根據統計,從協議生效以來,已經有超過50萬人返回加薩市。 
- 
                            以軍強攻加薩釀近百死 聯合國大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全球為了殲滅藏匿於加薩市的哈瑪斯成員,以軍一週以來加大攻擊力道,今(21)日又造成加薩91人死亡。而本週聯合國大會的「高級別週」,將在美國紐約登場,包括法國、澳洲、比利時與加拿大在內10國,將正式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但在此之前英國已經搶先一步表示,將在當地時間21日下午,正式承認巴勒斯坦為國家。 
- 
                            以軍佔領加薩市行動升級 持續轟炸擊毀當地最高住宅大樓|全球以軍占領加薩市的行動開始顯著升級,除了派地面部隊和坦克,進入加薩市部分地區,以軍15日起又狂轟加薩市中心,摧毀30幾棟建築,就連當地最高的住宅大樓都被夷為平地。同時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結束耶路撒冷訪問,將轉往卡達,他除了向納坦雅胡傳達美國川普政府力挺以色列的立場,也向哈瑪斯喊話,他警告還能透過協議解決的空窗時間,可能只剩下幾天。 
- 
                            華郵披露加薩戰後計畫 美擬接管10年促巴人離開|全球以色列對加薩的攻勢升級,釀成的饑荒與人道危機持續加劇。這星期比利時也宣布,將在9月的聯合國大會正式承認巴勒斯坦。《華盛頓郵報》則披露,白宮內部已經流傳一份加薩戰後計畫,打算由美國接管當地10年,不只要把加薩重建為高科技城市,也要發展為度假勝地;只是要用發現金的方式迫使別無選擇的200多萬加薩人搬走,也被抨擊是另一種人口清洗。 
- 
                            以國群眾示威與警方爆衝突 總理批跨越紅線|全球為了奪下加薩市,以色列軍人正在加薩北部持續推進。雖然加薩市已經被宣告進入飢荒狀態,但上百萬人接下來還要被迫流離失所。此外哈馬斯綁架以國人質明(5)日將屆滿700天,大批家屬和支持者這幾天前往耶路撒冷抗議,由於示威者情緒激憤並且跟警方爆發肢體衝突,以國總理納坦雅胡出面痛批他們的行為已「跨越紅線」。 
- 
                            斷絕糧援、接管加薩市 以色列打算如何處理陷入飢荒的難民?【圖解】|全球以哈戰火綿延近2年,為了殲滅哈瑪斯,以色列地毯式深入加薩走廊、廣泛破壞建築物,自今年3月起更全面禁止糧食進入,引發加薩嚴重飢荒。以色列最近進一步接管加薩市、再度把居民南遷至「人道主義區」馬瓦斯,其用意是什麼?國際上又將如何解救加薩居民? 
- 
                            以軍展開占領加薩市首波行動 民間反對聲音持續升高|全球以色列軍方今(21)日宣布,攻占加薩市的初步行動已經展開,此外以軍還要徵召6萬名後備軍人,並延長2萬名士兵的服役時間,好因應這場打了將近2年的戰爭並救回人質。而哈瑪斯在加薩南部突襲一處以軍的營地,雙方激烈交火,哈瑪斯有10人被擊斃,以軍方面也有3人受傷。 
- 
                            以軍展開「接管加薩」首階段攻擊 擬再徵召6萬名後備軍人|全球以色列20日宣布,展開對加薩市的第一階段攻擊行動,並已控制加薩市周遭郊區,同時計畫徵召6萬名後備軍人,為後續「接管加薩市」的攻擊計畫做準備。此舉引發國際社會批評,認為將迫使更多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但以方強調,行動是為阻止哈瑪斯策劃未來攻擊,並阻斷巴勒斯坦建國的想法。 
- 
                            以軍宣布展開奪取加薩市行動 將徵召6萬名預備役軍人|全球以色列軍方20日宣布展開奪取加薩市行動第一步,並徵召數萬名後備軍人預定9月報到;當日稍晚從以色列南部可見加薩發生多起爆炸。而在加薩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以軍跟哈瑪斯爆發衝突,導致1名士兵重傷,2人輕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