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稅於民
-
北市議會黨團提案「還稅於民」 市府:現階無普發現金條件
|政治中央即將普發1萬元,台北市議會藍綠黨團日前提案要求市府「還稅於民」,不過北市府評估後,認為台北市的財政狀況沒有理由樂觀,現階段北市沒有普發現金的條件,但引發藍綠議員不滿。市長蔣萬安表示,財政局會整體衡量北市財政以及接下來各項重大建設需求,也會持續和議會溝通。
-
當時普發現金1萬? 莊翠雲:11/17進前有機會
|當時會當普發現金?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若是預算案10/17順利通過,11/17進前一定會當發。 另外,地方也攏有議員提案,愛另外加發現金。臺北市議會民進黨團就提案,愛發予市民2萬1;抑若新竹市政府今日 (10/8) 就宣佈,明 (2026) 年發予市民一人5千箍的消費金。 (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何時普發現金1萬元? 財長:最快11/17前發放
|生活財政部長莊翠雲今(8)日表示,如果普發現金預算案17日在立法院能順利三讀通過,最快11月17日以前可以發放。不少縣市議會也喊話加碼跟進,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提案,再發給市民2.1萬。而新竹市府今日則宣布,明(2026)年發放市民每人5000元的消費金。
-
釋昭慧籲普發1萬設回捐選項 藍委林思銘批「少碰政治」
|生活立法院日前通過「全民普發1萬元」特別預算案,預計最快10月下旬開始發放,除了目前5種的發放模式之外,法師釋昭慧號召拒領並增設「國家續命專款」的選項,目前行政院僅回應尊重、會審慎研議。有不少民進黨立委表示支持,但國民黨立委林思銘則認為普發是民意,要發起人釋昭慧少碰政治。
-
花蓮綠營議員提普發5萬 縣府:尚無具體財源可供評估
|地方普發現金議題持續發酵,花蓮有民進黨議員提案,縣府應將去(2024)年超徵的1億3000多萬元、和《財劃法》新增的161億發給全縣民,每人將發5萬多元,引起討論。
-
藍營主張還稅於民法制化 主計長:原則上不支持
|政治對於國民黨團主張普發現金還稅於民,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出席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時表示,原則上不支持,擔憂如果法制化,未來難保有彈性。不過財委會召委賴士葆預估,最慢將在2週後將法案送出委員會。
-
立委再提普發現金 財長:超徵稅收先減舉債
|生活美國將在4月2日全面課徵對等關稅,財政部長莊翠雲今(20)日在立院備詢表示,已經盤點好從美國進出口貨品和相關稅率,想好對應方案研議中。至於是否普發現金?財政部長莊翠雲回應,普發現金不宜常態化, 如果稅收優於預期應該先減少舉債,再優先還債,財源運用要長遠來看,考量國家整體發展。
-
立院召開還稅於民公聽會 財政部提3理由反對
|生活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10)日舉行稅收超徵還稅於民公聽會,找來專家學者討論針對去(2024)年稅收超徵5238億是否要還稅於民?有學者認為與其還稅於民不如少收稅。但也有其他專家建議應該推動稅制改革,如果稅收超徵卻沒積極還債,應該還稅於民。財委會召委賴士葆關注,如果立院通過特別條例普發現金,民眾何時能領到?主計長陳淑姿回應,作業時間至少3個月。
-
去年超徵稅收5283億 學者建議優先償債
|政治去(2024)年全國稅收超出預算數5283億元,國民黨團力促完備普發現金1萬元法源,主張每人普發1萬元還稅於民,引發社會關注。民眾黨團今(3)日舉行公聽會,多名學者建議,近年政府償債數額偏低,應優先償債,也有學者建議,應修法將超徵稅收轉入償債基金,以優化財政紀律。
-
國民黨喊普發現金1萬還稅於民 綠營批轉移大罷免焦點
|政治國民黨近期喊出還稅於民,指去(2024)年度國家稅收實徵數再創新高,因此主張普發現金1萬元,日前公布民調表示獲得66%的民意支持,民進黨今(26)日批評國民黨面臨大罷免壓力,透過普發現金轉移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