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選舉
-
曹興誠喊話志工放下8/23罷免 吳思瑤:民進黨會承擔責任
|政治首波立委罷免案落幕,國民黨立委今(27)日陸續展開謝票。這次罷免案失敗後,在野黨點名總統賴清德應辭去黨主席,藍委王鴻薇也將砲口轉向行政院,要求內閣改組。就連罷免案領銜人之一的曹興誠,也喊話志工放下8月23日的罷免案,讓民進黨努力。不過民進黨幹事長吳思瑤強調,只要公民不放棄,民進黨會承擔更大責任。
-
中選會公告24+1罷免案7/26投票 通過門檻、投票規定一次看
|政治中選會今(20)日公告首波罷免連署審查結果,共有25案成立,包含24藍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將於7月26日進行罷免案投票。各罷免案投票的通過門檻?罷免案通過或未通過各自有何影響?若罷免案通過,要如何補選?若被罷免人請辭,罷免案會被撤銷嗎?
-
英最新移民政策趨嚴 首相:避免淪「陌生人之島」
|全球英國政府本(5)月公布最新移民白皮書,宣布將全面調整現行移民制度,包括提高學歷與技術門檻、收緊申請條件,並誓言在2029年前逐年降低移民人數。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強調,若缺乏有效管控,英國恐將淪為「陌生人之島」。這項新政策引發移民群體的廣泛憂慮。
-
賴清德肯定罷免推展直接民權 朱立倫批用罷免解決朝野爭議
|政治總統賴清德在就職週年前夕接受網路訪問,談及大罷免,賴清德重申,罷免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並且認為是逐漸推展「直接民權」,深化民主。這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無法認同,表示所有民主國家都不希望發生罷免,質疑賴總統是用罷免解決朝野問題,而沒有透過溝通、對話化解爭議。
-
賴清德:罷免是公民權利 民主問題用民主解決
|賴清德就職咧欲滿一年,佇接受訪問、講著大罷免的時,伊強調「罷免是憲法予咱的權利」,認為這是咧推展「直接民權」。毋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煞講,所有民主國家攏無希望發生罷免,質疑賴總統是用罷免咧解決朝野問題。(本篇新聞標題、導言皆為台文)
-
國防部設接觸機密資格認證機制 依涉密等級定期查核防滲透
|兩岸近年共諜案頻傳,因此國防部建立全員「接觸機密、資格認證」機制,會依照派任機敏職務或涉密等級範圍進行查核,原則上每3年定期辦理。而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最新報告,則探討中共透過法律戰、經濟脅迫等非軍事手段施壓台灣;並分析在我國2026年地方選舉前,中共會持續加強相關施壓力道,以及試圖干預2028年的總統大選。
-
去年訪日旅客人數破3500萬 報復性旅遊問題多引發民怨
|全球日本是全球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去(2024)年入境總人數達到破紀錄的3500多萬人,消費金額達6兆3000億日圓。但隨之而來的人潮擁擠、交通堵塞以及垃圾問題,也讓日本人叫苦連天。日本政府設定了2030年吸引6000萬外國旅客的目標,未來5年要朝永續旅遊,將旅客從黃金路線,分流到地方以及促進國內外旅客消費,這3個方向來發展。
-
馬祖地方選舉大量選票蓋欄位外 監委籲加嚴有效票採計規範
|政治選舉投票時如何圈選才是有效票?其實依照現行規定只要「能辨別圈選何人」,蓋章在號次欄、相片欄或姓名欄的選票都列為有效。但監察委員指出,這樣的標準過於寬鬆,讓有心人士有賄選及舞弊的空間,像是2022年馬祖地方公職選舉中就出現大量記號票狀況,被地方法院認定違法,因此監察院建議中選會應檢討調整相關規定。
-
黃國昌任民眾黨新主席 2026布局、兩年條款等挑戰多
|政治黃國昌當選民眾黨主席,今(16)日帶領黨公職集訓一日北高行,承接柯文哲意志的意味濃厚。但黃國昌挑戰不少,包含2026大選布局以及不分區立委的兩年條款。另外針對總預算案,黃國昌再度質疑下週朝野協商的法治面定位,綠委林俊憲則認為,如果協商不成,行政院提覆議在所難免,呼籲到時藍白要接受覆議。
-
民眾黨主席補選黃國昌獲8903票當選 蔡壁如僅得360票
|政治民眾黨今(15)日下午宣布黨主席補選結果,由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以8903票勝出,得票率96.11%;前立委蔡壁如得票數則為360票。民眾黨表示,總選舉人數為1萬9320人,正式當選名單將經2月19日黨中央委員會確認後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