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出版
-
紙本書定價6年內漲3-4成 與電子書同步出版成主流
|文教科技文策院公布2024年第2季的圖書出版季報,顯示紙本書的定價有愈來愈高的現象,甚至近5、6年來,上漲3到4成。對此出版同業公會指出,考量通膨因素,印刷成本確實上漲很多,而且像是外文書的翻譯成本不斷增加,加上因為紙本書銷售市場變化,導致書價確實有攀升的情況。
-
詐團新招假冒名人送書騙個資 警方呼籲提高警覺勿上當
|社會詐騙新手法猖獗,詐騙集團近來透過臉書、IG等社群媒體,冒用知名人士張忠謀、吳淡如等人身分猛打送書廣告,引誘民眾上勾後騙取個資或進行投資詐騙,重傷作家和出版社信譽。對此警方呼籲,已經有不少知名作家報警,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不要上當。
-
假做名人欲送冊騙個資 警籲新型詐騙愛細膩
|詐騙集團最近攏透過面冊、IG等社群媒體假做名人,一直拍廣告騙民眾個資,或者是投資詐騙,嚴重傷害這寡人的名聲。警方呼籲,已經有誠濟名人攏有報警察,也呼籲民眾也愛提高警覺,毋通hőng拐去。(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望延續活版印刷功夫 50年老師傅捐印刷機
|佇民國60年代,國內的大報社總設佇咧艋舺,彼陣活版的印刷嘛真興,上蓋繁華的時,有3、4百間印刷廠。今有一个老師傅決定退休了後,共老印刷機送予當地冊店,向望少年囡仔會當看著這項見證時代變化的機器。 使用超過三十年的鉛版印刷機,轟隆隆地啟動,老師傅熟練地將一張張紙,推入機器,紙張穿梭而過,沾著黑色油墨的鉛字,便躍然於紙上。 但老師傅卻對油墨的濃淡度不太滿意,再拿出刮刀上了一層,體現活版印刷的細膩與慎重
-
望延續活版印刷功夫 50年老師傅捐印刷機
|佇民國60年代,國內的大報社總設佇咧艋舺,彼陣活版的印刷嘛真興,上蓋繁華的時,有3、4百間印刷廠。今有一个老師傅決定退休了後,共老印刷機送予當地冊店,向望少年囡仔會當看著這項見證時代變化的機器。 使用超過三十年的鉛版印刷機,轟隆隆地啟動,老師傅熟練地將一張張紙,推入機器,紙張穿梭而過,沾著黑色油墨的鉛字,便躍然於紙上。 但老師傅卻對油墨的濃淡度不太滿意,再拿出刮刀上了一層,體現活版印刷的細膩與慎重
-
60年代報社林立 萬華成活版印刷業重鎮
|民國60年代,國內大報社全都設在萬華,也讓印刷廠聚集在一起,最多的時候就有3、400家印刷廠。有一個老師傅退休後,把老印刷機送給當地書店,希望年輕的可以了解活版印刷技術。 使用超過30年的鉛版印刷機轟隆隆地啟動,老師傅熟練地將一張張紙推入機器,紙張穿梭而過,沾著黑色油墨的鉛字,便躍然於紙上。 但老師傅卻對油墨的濃淡度不太滿意,再拿出刮刀上了一層,體現活版印刷的細膩與慎重。至於如何拿捏、調整,蘇和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