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部分巷弄,日前被發現地面多了藍紫色的瀝青壓花,引發討論。交通局解答,是在提醒駕駛人即將進入「行人友善區」,時速不得超過30公里。警方也表示,一旦超速,最重可罰3萬6000元,而相關路段的執法取締,則仰賴員警不定期到場,以及架設移動式的測速照相。
汽機車車來車往,相繼穿梭巷弄,現場車流不少,就在台北市的嘉興街216巷,但轉入巷子前,地面多了不同色彩。
有騎士說道,「大概就是美化的,真的還不曉得。」
也有駕駛認為,「就是注意有行人穿越道的部分吧。」
巷口路面上,瀝青壓花有藍有紫,究竟用途為何?不少人都霧煞煞,台北市交通局解答背後的設計意義,是提醒駕駛人即將進到行人友善區,時速不得超過30公里,而且禁按喇叭。
騎士表示,「沒有宣導的話,根本就大家也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好看而已。」、「在地上寫30比較好吧,對不對?」
台北市交通局交通治理科長朱宸佐說明,「這路口意象,我們目前台北市是用藍色區塊,裡面我們也會設置一些減速墊、減速坡道,行經這些我們所謂的生活巷弄的時候,可以做為減速。」
不僅嘉興里這處已經鋪設完畢,交通局表示,包含龍泉里、古風里等多個鄰里共組的師大生活圈,行人友善區也在全面趕工。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大安分隊中隊長林睿哲指出,「由交通主政局處規劃行人友善區,若有超速或違反相關交通法令規定,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裁罰。」
儘管在行人友善區,車輛違規超速,依法開罰最高3萬6千元,但現場未有固定測速照相,全靠警方不定期取締,是否能讓車輛有效降速,仍有待後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