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41號演習第4日 海馬士多管火箭首度參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漢光41號演習來到第4天,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連7月初成軍,首度加入操演,今(12)日上午在台中模擬實戰訓練,進行戰力保存、接戰射擊。另外國軍也模擬共軍直闖淡水河口,陸軍架設漁網、汽油桶形成阻絕鏈,還首度試爆,引發關注。
展現高機動性,迅速部署到台中山區,國軍新戰力「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12日首度加入漢光演習。
海馬士先是就地掩蔽在樹林裡,進行戰力保存,緊接著模擬實戰訓練,移動到戰術位置,快速裝填彈藥,升起發射架,瞄準目標,完成接戰射擊。
「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連7月初正式成軍,隨即投入漢光演習,展開高強度訓練,具備高機動性、遠程打擊能力,部署在中部地區,可執行跨區作戰、源頭打擊。
軍事專家紀東昀指出,「基本射程就有70公里,這次的射擊陣地已經推到山線這邊,所以具有良好的隱蔽跟掩蔽的效果,對於我們的反舟波,甚至打到福建沿岸的源頭打擊任務都可以勝任。」
漢光41號演習邁入第4天,戰備等級提升到應急作戰,國軍模擬共軍突擊舟、快艇直闖淡水河口。
公視記者黃子杰報導,「由於淡水河口距離關渡大橋只有約8公里的距離,且到總統府等政經中樞也只有約22公里的距離,因此淡水河口也成為共軍突擊艇對台發動突襲的熱點之一,因此國軍在今(2025)年的漢光演習,也在這裡持續演練河道阻絕,並首度試爆。」
M3浮門橋車沿著河面,拉起3道防線,形成「阻絕鏈」,更一連爆破4個浮動平台,阻擋共軍進犯首都圈。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揭仲分析,「如果共軍同時控制淡水河口兩岸,再加上以後淡江大橋跟關渡大橋的話,那它這2個登陸地點,淡水沙崙跟八里、桃園就可以連成一氣,變成一個超大型的登陸基地。」
另外,台南的喜樹沙灘被列為是共軍大規模登陸的紅色沙灘之一,陸軍54工兵群在這演練阻絕架設,擺放蛇腹型鐵絲網、鋼刺蝟。
至於在台海前線的金門,模擬戰時補給線中斷,陸軍在太武山坑道內實施後勤物資分散屯儲,強化後勤部隊應變韌性。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