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嬤打阿茲海默症新藥第一針 療程估150萬民團籲納健保給付

失智症疾病迎來新曙光,衛福部近期核准2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創新針劑,23日早上新北市亞東醫院打下第一針。這兩款藥劑主要是透過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延緩神經退化,不過18個月要價150萬,民間團體也呼籲應該納入健保給付。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則表示,還要再進行醫療評估。

綁上止血帶、仔細下針,這一步可望成為失智症疾病的一大步,衛福部近期核准2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創新針劑「樂意保」與「欣智樂」,新北市亞東紀念醫院在23日早上搶先打下第一針。

患者家屬麥令琴分享,「我爸也是有失智的問題,他從輕度失智到嚴重失智這個部分,我們都有看過,如果這個藥可以讓她(母親)可以再多個5年或10年的生活品質,是很值得的。」

83歲的女性患者成為全國首例,家屬分享因為家中已經有失智症個案,所以對相關議題格外注意,1年前經過患者自述記憶力變差,後續經過斷層掃描才確定失智症。初步評估,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檢查滿分100分有92分、簡易心智量表30分有28分,屬於輕度認知障礙。

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表示,「但他終究是一個實證醫學驗證過的期待,我們希望透過這個期待能夠帶出來更多的關注。」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指出,「首先它是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第一個先決條件他是有類澱粉沉澱,所以一定要做類澱粉的正子攝影,確定他確實有類澱粉沉澱。」

新藥抵台,不僅大醫院,小診所也有引進新藥,這名60多歲早發型患者,也施打了第一劑。

本次獲准的兩款藥物,都是透過清除腦中致病的類澱粉蛋白,延緩神經退化。而66%施打欣智樂患者,約在1年後可完全清除類澱粉蛋白,其餘則需要1.5年。不過這18個月的療程要價150萬左右,民間團體則呼籲應該納入健保給付。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會循著我們HTA(醫療科技評估)正常的評估,先做專業的評估,然後再做財務的影響評估。」

臺灣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其中7成為阿茲海默症患者,未來用藥人口不少。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其中1款針劑已經對健保署提出健保給付申請,現已啟動醫療科技評估,程序上來說通常需要半年左右,預計年底有機會進入討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