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海龍蛙兵泳訓溺水送醫 航特部:全面檢視風險管控機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金門兩棲偵查營,俗稱「海龍蛙兵」,1名儲訓隊的陳姓下士今(5)日上午在游泳訓練時不慎溺水,緊急送往金門醫院救治,下午後送台北三軍總醫院治療。航特部回應,將全面檢視危安風險管控機制與應處程序。專家表示,國軍應以最高標準完成訓練前準備,也要時刻檢查官兵身體狀況。
官兵躺在擔架上,準備後送台北三軍總醫院,同袍焦急的心情寫在臉上。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金門兩棲偵查營,也是俗稱的海龍蛙兵,1名儲訓隊的陳姓下士5日上午進行立泳訓練,卻發生溺水意外,軍方趕緊將人救起。
陳姓下士送往金門醫院急救後恢復呼吸心跳,情況仍不樂觀,經過評估決定後送本島,在下午抵達台北三總,由院方接手積極治療。
航特部政戰主任王信為表示,「本部將會全面檢視危安風險管控的機制,還有應處的程序,避免類案再生,確維部隊訓練安全。」
國軍特種部隊之一的海龍蛙兵,過去是讓對岸聞風喪膽的水鬼,駐紮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任務多元,能執行海域巡弋、水文偵察、運補護航;而還沒成為海龍蛙兵的官兵,稱作「蝌蚪」。
專家表示,這群蝌蚪在接受美軍綠扁帽協訓,加上最後「克難週」的考驗,通過才能蛻變成海龍蛙兵,但這樣高強度的訓練也潛藏受傷的高風險。
逢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紀東昀表示,「最簡單的蛙人操,還有水中躺泳、潛水、武裝泅渡,拘束住的這種求生的游泳,他都要練習。那目前來講,看起來他們是在準備克難週之前的準備動作。」
專家建議,國軍將儲訓隊從金門移到本島,若訓練發生意外,本島的醫療資源比離島豐富,可以確保官兵獲得妥善治療。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