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大事/毒駕撞康橋學生單車隊 教宗方濟各逝世(2025.4.21-4.27)

《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毒駕撞康橋學生單車隊、政院公布關稅應對支持方案、藍白426凱道遊行、教宗方濟各逝世、普丁首度鬆口遞橄欖枝、伊朗爆炸、喀什米爾恐攻。

毒駕撞康橋學生單車隊(4/22)

300名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的高一學生,在進行單車環島成年禮活動時,遭逆向小客車撞上,造成7名學生輕重傷。

傷勢最重的學生,昏迷指數一度為最低的3分,23日已清醒並轉台大醫院治療。

政院公布關稅應對支持方案(4/21)

行政院公布880億元支持方案、提4100億元特別條例草案,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圖/美聯社)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公布880億元支持方案,內容涵蓋9大面向、20項措施。

24日政院通過特別條例草案,除將支持方案加碼到930億元外,也提出其他因應對策,對美國關稅因應經費上限合計共4100億元。

藍白426凱道遊行(4/26)

國民黨部分黨部因涉幽靈連署遭調查,國民黨批評檢警選擇性辦案,號召群眾26日上凱道「戰獨裁」。

在凱道集會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3人也主動前往台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說明17日在北檢非法集會等案,警方也依違反《集遊法》函送偵辦

教宗方濟各逝世(4/21)

教宗方濟各於21日逝世。(圖/美聯社)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中風陷入昏迷、心臟衰竭逝世,享壽88歲。

梵蒂岡是台灣唯一的歐洲邦交國,因此總統府和行政院也降半旗2日哀悼,並派遣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特使參加葬禮

普丁首度鬆口願談停火(4/22)

烏克蘭青少年哀悼在24日空襲中喪生的朋友。(圖/美聯社)

自從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雙方至今從未進行過直接會談。俄國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2日首度表示願與烏克蘭舉行雙邊談判

然而24日烏克蘭首都基輔夜間再次遭到空襲,造成重大死傷。

前往俄羅斯討論停火協議的美國特使表示,大部分重點都已經取得共識,將敦促兩國高層盡快會晤,以達成最後協議。

伊朗爆炸(4/26)

26日伊朗發生嚴重爆炸。(圖/美聯社)

伊朗南部的沙希德拉賈伊港口,於當地時間26日中午發生嚴重爆炸,造成至少14人死亡、逾700人受傷。

喀什米爾恐攻(4/23)

喀什米爾發生恐怖攻擊,一群遊客遭武裝分子開槍掃射。(圖/美聯社)

印巴交界的喀什米爾23日發生恐怖攻擊,一群遊客遭武裝分子開槍掃射,造成26人死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