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天燈殘骸堆滿平溪山谷 華梵大學改造無人機撿殘骸

新北市平溪以天燈聞名國內外,初估一年施放約40萬顆,但是燒毀後的天燈,大量飄散在新北市平溪區,造成環境髒亂。華梵大學無人機中心研發,利用多旋翼無人機加裝吊爪或捕捉網撿拾高處殘骸,能減少天燈帶來的環境汙染。

數十顆紅白色天燈飄散空中形成壯觀景象,新北市平溪以天燈聞名國內外,初估一年施放約40萬顆,但也衍生出天燈殘骸等廢棄物掉落山谷、溪流問題,造成環境髒亂。

透過空拍鏡頭,俯瞰新北市平溪區十分里無數天燈殘骸堆滿山區,形成大型垃圾場。

由於殘骸掉落處多為高處、難以撿拾,華梵大學無人機中心研發利用多旋翼無人機加裝吊爪或捕捉網,撿拾廢棄物。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系無人機中心主任黃忠仁表示,「每一天的風向是很固定的,觀光客都很喜歡,買了天燈就在鐵道旁施放,所以它的落點就非常固定,因為大家都在那裡放。不敢說100%有把握會抓住天燈殘骸,95%是沒問題。」

華梵大學研發的無人機一台約3.5公斤重,一次最多能抓取2公斤的廢棄物,最高可飛350公尺,距離最遠可達4公里,而飛行時間最長有32分鐘,一台最貴2萬元有找。除了撿拾靜態的天燈殘骸,研究團隊未來也希望能利用捕捉網,在空中攔截即將墜落的天燈。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系無人機中心主任黃忠仁說,「兩個人來做,也就是一個人引導這一票無人機去掉落的天燈附近,另外一個人看到已經捕捉到了就收網,再把它拉回來,目前的困難是需要去練習。」

平溪魅力商圈協會理事長王聖凱指出,「疫情後,目前市府的態度是希望我們商圈以商圈自治的方式來處理天燈殘骸,畢竟商圈自治並沒有強制性,如果會員大會沒有同意我們,其實我們也是無能為力。」

新北市府曾推動天燈永續發展基金,要求業者按月捐款清理殘骸,但因執行困難與捐款率過低,環境問題依舊嚴峻。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科技學系無人機中心主任黃忠仁,盼能與新北市環保局合作,解決經費與人力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