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阪世博主題是什麼?
本次是大阪睽違約55年後再度舉辦世界博覽會,以「設計一個讓生命閃耀的未來社會」為主題,圍繞「拯救生命」、「為生命賦能」與「連結生命」三大議題。會場則以「未來生活實驗場」為概念,匯聚全球150多國與25個國際組織共同參展。
官方吉祥物「脈脈」(Myaku-Myaku)是由插畫家山下浩平設計,以大阪「水之都」概念為靈感,藍色水體軀幹與紅色細胞象徵生命不息,名稱則寓有智慧、歷史與文化一脈相承之意。
如何購買世博門票、預約場館?
大阪世博門票可以在官方網站、指定旅行社、日本超商購買。在官網購票者,必須先登錄「世博ID」,再到售票網站選擇票種;委託旅行社或在超商購票者,則須事後將門票ID綁定至世博ID。
本次世博的預售門票分為「一次入場券」與「多次入場券」。其中一次入場券依進場日期不同,又分為「開幕券」、「前期券」與「早鳥一日券」,成人票價為4000至6700日圓(約台幣887至1486元)不等。
多次入場券又分為7月19日至8月31日期間可重複入場的「夏日票」,與半年展期內皆可重複入場的「通期票」,成人票價分別為12000、30000日圓(約台幣2661、6652元)。另外也有針對3歲以下兒童以及殘疾人士的免費票與特別折扣票。
旅客在完成購票後,還須提前在官網預約入場日期與時間,最早可於欲參觀日的6個月前開始預約。須注意的是,入場日期預約完成後,最多只能變更3次。
若想參觀特定展館或參與活動,旅客則須在預約完入場日期與時間後登記抽籤申請,共有「入場前2至3個月」、「入場前8天至1個月」與「入場前1至3天」等3次事前抽籤機會,每次都可填寫5個志願。入場當天若展館和活動仍有空位,也可以在入場10分鐘後透過官網或官方App現場預約。
2025大阪世博有哪些看點?
大阪世博象徵建築「大屋根」
圍繞著會場的「大屋根」是2025大阪世博的象徵建築,也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最大木造建築,佔地6萬平方公尺。日本建築師藤本壯介將現代建築融入傳統神社的柱樑結構技法,打造各會場之間遮陽避雨的廊道,旅客也能登上大屋根頂部一覽瀨戶內海美景。
以生命為題的8大場館
大阪世博會場的中心,是由8個不同領域專家各自以「生命」為題,策畫的8大主題場館。
由生物學家福岡伸一以認識生命為題策畫的「生命的動態平衡」,透過故事互動呈現人與環境間沒有明確界線;動畫導演河森正治以孕育生命為靈感打造的「生命巡迴的冒險」則結合30人參與式劇場與XR沉浸體驗,傳遞生命循環與自然共生的理念。
電影導演河瀨直美以擁抱生命為主軸,把老舊學校改造成名為「生命的印記」的對話劇場,每天邀請一位觀眾進行交流;編劇小山薰堂則以編織生命為靈感,打造茅草屋形式的未來市場「Earth Mart」,探索未來的飲食形式。
工學博士石黑浩則以擴展生命為題,打造「生命的未來」展館,想像未來五十年科技如何改變社會,甚至千年後機器人與仿生人的生活樣貌;音樂家中島幸子的「生命的遊樂場- 水母館」,則是以提升生命為主題,讓觀眾在遊戲中透過五感體驗激發創造力。
醫學教授宮田裕章的「Better Co-Being」則選址在森林一隅,透過三場不同的體驗,探索人與人、人與世界、人與未來之間交響生命的共鳴;數位媒體藝術家落合陽一策劃的「null²」,則是以打磨生命為題,觀眾可與自己的「數位分身」對話,感受數位與現實交融的未來。
Tech World 台灣館
台灣以「TECH WORLD」名義參與大阪世博,建築以群山為設計靈感,象徵台灣多元文化與自然生態,環保金屬建材則隨光線折射出蜿蜒山稜線。
館內設有「生命」、「自然」與「未來」三大主題劇場,除了運用560支全彩智慧顯示系統打造360度環景外,更結合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心感等六感體驗;觀眾可佩戴AI智能手環,將觀展數據生成專屬的「心動曲線」,打造個人化的台灣觀光行程。
為什麼要舉辦世博會?
首屆世博是1851年工業革命期間,英國為展現其工業技術領先地位,在倫敦水晶宮舉辦。舉辦至今已有174年歷史,是每5年登場一次的國際科技文化盛宴,也是各國展示創新技術與促進科學、文化交流的場合。
包含電話、電梯、尼龍等重大發明,都是在世博期間首次亮相,巴黎艾菲爾鐵塔也是法國19世紀時為舉辦世博而建。1928年起國際展覽局(BIE)確立由各國提出主題並輪流舉辦的傳統,世博關注的焦點在百年間也逐漸從技術展示,轉向跨文化交流與全球問題解決方案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