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電波爆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文現象之一,中興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指出,超過半數的快速電波爆屬於重複型,這和一般學界認為快速電波爆大多是僅爆發一次的單發型大不相同。除了顛覆傳統理論,也為天文學界探究快速電波爆的起源提供新的方向。
繁星點點的宇宙透過無線電波望遠鏡觀測就會出現這種閃光現象,這就是快速電波爆。這種閃光相當短暫,持續時間大約僅有數毫秒,宇宙現今每天都有超過千次的爆發。
天文學家以往認為這樣的快速電波爆是僅爆發一次的單發型為數最多,但現在有研究團隊推翻既有主流理論,發現大部分的快速電波爆是屬於重複型。
興大物理學系國科會研究學者山崎翔太郎指出,「如果快速電波爆只發生一次,那就很難解釋這些發生的,快速電波爆一定是每天發生超過1000次以上,在宇宙各地,這樣就不可能是只發生一次的,而是重複的發生在宇宙。」
研究團隊分析顯示,在99%的信賴區間下,50%以上的快速電波爆屬於重複型,頻率相當高,更首次定量顯示重複型的占了大多數。
學者指出,重複型爆發可能來自擁有強大磁場的中子星表面,發生的閃焰等可重複觸發的現象,而單發型則可能與雙星系統,也就是兩顆互相繞行的恆星產生的一次性爆發相關。
興大物理學系副教授橋本哲也表示,「這一次的研究成果 和過去的研究大不相同,尤其是單發型的學說,未來去解開宇宙謎團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助益。」
學者指出,受限於無線電波望遠鏡的觀測方式,重複型爆發也可能被誤判為單次型。這次的研究成果將有助天文學對快速電波爆起源的分類和認識,也提供未來研究重複型爆發的特性和機制有明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