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假訊息公然介選成民主災難 WEF列全球最大風險
2024年的世界經濟論壇觸及的核心議題包含俄烏戰爭、加薩衝突和氣候變遷,而AI人工智慧無疑是其中最受矚目的話題。根據1千4百多位風險專家、各國政策制定者與企業領導人意見所做的「全球風險報告」結果顯示,由生成式AI產製的假訊息與誤導訊息是今明兩年全球最大的短期風險,將干擾各國選情,讓全球經濟面臨極大的挑戰。

達信歐洲集團首席商務官克林特表示,「假訊息對全球選舉的潛在影響,在未來兩年內是顯著的,這可能導致當選政府的合法性遭質疑,反過來當然可能威脅到民主進程,導致進一步社會極端化、暴動、罷工甚至是國內暴力。」
今(2024)年全球超過40國、總計超過42億人口透過選舉選出國家領袖,包括美國、印度和印尼都將舉行大選。報告指出,生成式工具容易取得,降低網路科技犯罪的門檻,加速假訊息的產製與傳佈,讓公眾意見更容易遭到操弄,助長民粹主義,成了各國政府憂心的關鍵議題。

達信歐洲集團首席商務官克林特認為,「事實是現在不需很聰明,就能成為成功的網路犯罪者,AI可以創造先進的惡意軟體,可冒充他人進行詐騙,損害AI訓練數據這是很嚴重的問題,但另一方面好消息是AI面對網路攻擊,可以做出更好的回應。」
在科技產業的積極開發下,AI可處理大量數據,檢測人類忽略的模式,並自動化處理安全流程。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點出AI的發展趨勢是現在進行式,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中,人必須以高度的韌性與抗壓性應對。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指出,「有一件事我觀察已久,是每當我們向強大的AI走近一步,每個人的性格就像增加10點的瘋狂指數,這是非常有壓力的事,而且應該如此,因為我們要承擔非常高風險的責任。」

歐亞集團分析師布魯默認為,「AI對每一個大企業、每一個大國政府來說,都被視為是需要部署、需要參與和應用的技術,這將使得AI發展更快,雖然有很多潛在的破壞性影響,可能具有負面效應,但不會減緩它的發展速度。」
2023年全球見證生成式AI的能力,2024年將是人工智慧進入技術的躍進階段,也就是提升生成式AI科技應用結果的準確性,除了減少錯誤假訊息的傳播,還能運用在醫療、自動化生產、優化自動駕駛,運用在更符合人性需求的功能設計。甚至還能遠距遙控戰場。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說:「通常需要多達10發砲彈才能命中一個目標,因為每一發新砲彈都需要校正,如果有一架與AI驅動平台連結的無人機.只需要一發砲彈,這對生產、採購和管理有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