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想欲透過經濟手段來影響臺灣的選舉,面對通貨膨脹,國內經濟欲發展,欠水、欠電的問題安怎解決,閣有永續發展、零碳排的目標,來看三個總統候選人,怹有提出什麼辦法。(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佇國發會的景氣指標系統通看著,台灣的景氣燈號對2022年11月、12分的「低迷」,行到2023年11月、20分的「轉向」,台灣經濟按怎繼續發展?關係人民的生活,佇選戰當中,三黨候選人攏有提出政見。民眾黨柯文哲表示,民眾怨嘆啥物攏欠,所以伊欲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法。確保物資穩定。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講,「佇國安會下,欲建立迒部會的經濟安全會議,協調各部會的能量,來確保國家的經濟安全,確保重要物資的穩定供應,關鍵基礎設施愛做好防護,不管是水、電、交通、網路、金融、郵政、媒體等等,咱愛開發佮保護,尖端重要技術,防止關鍵技術外流。」
民進黨賴清德是講,世界快速變化,伊欲利用世界當咧進行的數位轉型佮淨零轉型這个趨勢,擴大台灣的經濟優勢。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強調,「咱愛繼續壯大半導體產業,應該提出半導體的國家級策略,協力廠商攏通佇臺灣,成做一个生態系統,壯大半導體產業,也來幫助其他的科技產業佮傳統產業,人工智慧幫助濟濟中小企業,予ﰀ通順利數位轉型。」
國民黨侯友宜是針對經濟、提出改革三箭,針對區域經濟、投資環境、企業創新,三方面來做。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表示,「積極參與全球經濟的整合,佮美國的協助佮兩岸,愛穩定協商溝通,改善投資環境內底,電、上重要水、再生水通加提供轉來,獎勵ﰀ、補助ﰀ、水資源調度做予好,企業創新上重要,產業研發、智慧製造、節能減碳、扣抵額提升、補助。」
全世界行過疫情、閣有通貨膨脹的危機,紲落來閣有淨零轉型。台灣的經濟和國際變化相牽連,這陣當是產業轉型的關鍵期,台灣應該按怎做?就愛靠未來總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