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明年起增「多元文化假」 全台大學首創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政大有不少境外生與僑生,也有兩百多位原住民同學,具有多元文化背景。政大學生會與學務會議學生代表,上學期提出增訂多元文化假,並增加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天數,校方經討論,率全國之先,明(2024)年2月的學期起,增訂多元文化假,學生每學年可請2天,同時將原住民族的「歲時祭儀假」由1天增到5天。
離開原鄉,到外地唸大學,許多原住民族學生,若要參與部落重要祭典或活動,根據原民會公告,1年有1天的歲時祭儀假,但不符實際需求。
政大學生會長徐致遠說:「1天的時間其實不太夠,因為我們還有往返原鄉部落的一些路程,我可能會因為只有1天就不去請,然後就不回原鄉去放這個假、去參加這個祭儀了。」
政大學生會與校內原民社團比對後,得出5天折衷天數,由於校內有為數不少的境外生和僑生,學生會也提增訂多元文化假1到3天。
校方經討論,日前在學務會議通過112學年第2學期起,只要檢附證明原住民族的歲時祭儀假,每學年1天增到5天;增訂多元文化假,每學年可請2天。
政大學生會長徐致遠說:「像是客家人的天穿日、穆斯林的開齋節,或是泰國的潑水節,其實這些概念都放在這個假別,可以請的這個裡面。」
政大學生說:「我覺得ok,就是既然規定都在那邊了,也是正當的理由。」
政大碩士班美籍學生朱莉說:「可以鼓勵我們多了解自己的文化,以及我們身邊同學的文化。」
政大率全國之先,增訂多元文化假,學生會認為象徵性意義很大,學務長蔡炎龍表示,透過這些措施,呈現學校支持多元文化和不同宗教。
政大學務長蔡炎龍說:「媽祖遶境對他是很重要的,他要去請假這也是可以的,我們請假其實基本上老師還是要同意。」
假若學生想去媽祖遶境,卻碰上考試,政大表示是否准假,後續要補課或補報告,屬於老師權限,而修課要有一定的學習成效檢視,不會因准假沒了學習的要求。
李怡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