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民眾出國旅遊潮再現,也讓各家航空公司營收和淨利都創新高。不過長榮企業工會指出,公司前3季的稅後淨利來到164億元的歷史新高,再加上第4季表現數字會更亮眼,但年終獎金預計只發5個月,根本沒有誠意。今(5)日下午企業工會和長榮協商,最終並沒有取得共識。
疫情解封後,機場出入境人潮湧現,各家航空公司的營收和淨利都創新高,但長榮企業工會認為,在公司獲利同時,員工福利還要再調整。
長榮航空企業工會副理事長蔡勝旭表示,「我們不斷看到,就是公司對外的一些新聞稿或是說明說,這間公司的營收賺得很多。可是對內他卻一直跟員工說,他們沒辦法提供這麼多的錢發給員工,關於年終的部分。那第2個是關於調薪,特定節日上的一些激勵獎金的部分,那目前為止公司都沒有提供任何實質方案。」
長榮企業工會表示,長榮今(2023)年前3季的稅後淨利有164億元,比其他國籍航空更高。
但其他公司都已經推動結構性調薪或是發獎金,長榮卻沒有具體方案,而且稅後淨利是疫情前好幾倍,年終卻預估只發5個月,基層員工很難接受。
勞方調解委員朱梅雪說:「工會沒有叫你們一定要告訴我說幾個月,都沒有啊。你只要告訴我,我們公司願意拿多少出來,然後要怎麼樣。你們如果有一個方向,你們就乾脆把4個工會都一起叫過來,然後討論一下。」
工會和業者針對年終、調薪和獎金等議題,進行第2次調解會議,最終沒有取得共識。
工會表示後續會再和會員研議,不排除有下一步行動;長榮則回應,收到工會對於年終和調薪的意見,相關作業正在審慎評估,會秉持照顧員工的理念和同仁分享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