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致力降低二氧化硫抗空汙 研究指減少排放恐促暖化

北京一到秋冬就容易遇到嚴重霧霾,中國從2014年就對空氣汙染宣戰,大幅降低二氧化硫,也就是霧霾主要成分的排放量。不過現在有科學家指出,二氧化硫的減少有可能反而導致地球升溫更嚴重,進一步造成極端氣候的發生。

天空霧濛濛一片,北京和河北等城市這幾日籠罩在嚴重霧霾之中,能見度不到50公尺,北京當局31日啟動最高級別的霧霾警告。

而在過去10幾年,中國致力於打擊空氣汙染,已經大幅減少霧霾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的排放。

不過最近卻有美國科學家指出,二氧化硫的減少可能使得更多輻射穿透大氣層,進而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

德州農工大學大氣科學系徐洋洋表示,「透過淘汰燃煤發電廠、在工廠上加脫硫裝置來改善空氣品質,實際上讓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惡化。」

中國在2014年對空汙宣戰,要求發電廠等工業設施升級排放控制技術、使用低硫煤,並且提高車輛燃料的標準。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已經從2006年的巔峰2600萬公噸,下降到2020年的320萬公噸。

徐洋洋認為,「二氧化硫污染物的作用就像大氣中的微粒,它們像防曬乳一樣反射陽光,通過減少太陽輻射到達地表,好讓地球冷卻。」

科學家認為,二氧化硫就像一層有毒的防護罩,把它移除之後反而引發更兇猛的熱浪,比溫室氣體導致的升溫情況還要明顯。

北京今(2023)年夏天就經歷幾10年以來的歷史高溫,以及大規模洪水。

NOAA地球物理流體動力學實驗室主任拉馬斯瓦米表示,「X地區觀察到的洪水,是否因為硫酸鹽的減少所引起?Y地區觀察到的熱浪,是否因為硫酸鹽的減少所引起?可能是,它可能是誘因。但確切的關聯及機制如何發揮作用,這仍是科學家們試圖回答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兩難情況,需要更多的後續研究來驗證,並且在改善空汙和對抗暖化之間,尋找最有利的解決之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