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加州的汽車製造商艾勒夫航空(Alef Aeronautics),在SpaceX的技術支援下,研發出一款電動車,不只能在普通道路上行駛,還能在空中航行,在底特律車展上公開亮相。
Alef Aeronautics執行長杜克夫尼表示,「我們把4個馬達放在4個輪子裡,而不是把1個大型的馬達放在中間,4個輪子裡有4個馬達,我們必須打開頂部讓氣流流通,這是為什麼你會看到網格,網格有幾個作用,第一它的結構性,所以會有一個結構;第二它提供了安全性,正如你所看到的所有都是封閉的,你可以把手放在上面,不會怎麼樣,同時這些網格讓空氣流通,這點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垂直起飛所需要的。」
當前方有事故或是遇到路面施工等狀況,車子立刻垂直升起,橫越過這些障礙後,再垂直降落往前行,或是滿天都飛天車。
全世界第一款會飛的全電動車Model A,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的「特別適航許可」,可在特定場域展開測試。這款Model A有4個輪子和8支旋翼,4支旋翼位於後部,另4支位於車前部的引擎,所以能垂直起飛降落,不需跑道,每台售價30萬元,折合約937萬元台幣。
這家公司表示,目前獲得近3千筆訂單,第一批預計在2025年底交車,如果未來能夠量產,每輛車的價錢希望能落在35,000美元,約112萬元台幣,只是目前還沒有公布任何實際試飛的資訊。
密西根大學航太工程系教授切斯尼克表示,「這只是個夢,事情不會是這樣的,我不預期車輛飛行密度會這樣高,因為這是結合天上與地面的車輛,宣稱它還可以自動駕駛,讓在城市的人流動更便利,總好過全部都在天上飛,飛行其實不是最有效率的乘載方法,但對於節省時間來說很棒;如果不考慮時間因素,很多你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都在地面上,所以傑森一家這部卡通只是夢想,它可能會或是不會變真實。」
面對電動車的趨勢,更多車廠則將目標瞄準「天上飛」的未來市場。以色列CANDO新創公司打造不同車款的飛天車,最大型的飛天車可以承載250公斤,飛行距離最多約30公里,在耶路撒冷附近穿梭,可將病患送往醫院或是載送醫療物資。
CANDO創始者歐爾指出,「我們正在打造一種操作上的概念,像是無人機計程車或是送貨無人機,大型的無人機可將病患,及他們需要的醫療設備帶往醫院,穿梭在耶路撒冷之間,再從這裡醫院將他們載回家,這概念帶來了創新、節省時間、金錢而且是綠能。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宣稱已經打造完成空中計程車的德國或美國公司,礙於安全與交通法規,都無法取得認證。
而為了讓它的設計更完整實踐,這些公司都將空中計程車量產的時間延後。而根據位於芝加哥的麥肯錫諮詢公司統計數據顯示,以色列這家無人機新創公司的資金,與同期相比,已經從2022年上半年的12億元降到今年上半年為7.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