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首起國民法官審判酒駕致死案 一審判7年2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2022)年李姓男子酒駕超速,在行政院前地下道撞死前車駕駛,台北地院加入國民法官共同審理,合議庭認為他犯行惡性重大,不符自首要件,事發至今也沒跟死者家屬和解,今(28)日一審判刑7年2個月,全案可上訴。對於判決結果,死者家屬表示還能接受,也提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求償千萬,檢方也將核發犯罪被害人補償金,大約73萬給死者家屬。

渾身酒氣,對員警出言不遜,男子李佳修去年11月在行政院前地下道,無照酒駕又超速,追撞前車駕駛釀死亡,被依公共危險等罪嫌起訴後,法院28日做出一審宣判。

法官們走上審判席,加入素人共同來審理,成為全台第一起有國民參與審判的酒駕致死案。

儘管被告已經自白犯罪,但合議庭審酌相關事證,考量他犯行惡性重大,與自首要件不符,事發至今也沒跟死者家屬和解等理由,判處7年2個月刑期,全案還可上訴。

台北地院審判長兼本案受命法官林鈺珍提及,「酒後駕車肇事撞死的人是誰,是無法選擇的,要評價、要非難的應該是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這個結果,所以應該列入中性的因子,也就是對刑度不會有所影響,這一點我是有被國民法官說服的。」

涉及酒駕致死最重可以判10年,這回沒有這樣做,有備位國民法官指出,不能只把司法拿來當懲罰,也有國民法官回想開庭過程,比起血腥證據,見到死者女兒照片對他衝擊更加大,講著講著一度哽咽。

不過對於判決結果,死者家屬跟委任律師說還可以接受。

死者家屬委任律師游敏傑表示,「有特別去考量到被害人家屬的心情,這部分對於判決量刑到中重度,我們是還可以接受。既然這邊宣判了之後,就會開始進入刑附民的審理。」

被害人家屬也提刑附民訴訟,包含死者孩子撫養費、父母的慰撫金等等,向李佳修求償約1000萬,而台北地檢署也將核發犯罪被害人補償金大約73萬元,未來打算提告跟李佳修追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