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最近出現幾個轟動全球,但具爭議性的研究。英美科學家最近首度利用人類幹細胞,而不是卵子和精子創造出類似人類胚胎的結構。這些科學家宣稱目的是為了進行醫學研究,例如了解人類為什麼會流產。但是學界也擔心,「合成胚胎」恐怕有科學倫理問題,必須盡快立法規範。
不靠卵子和精子、無須受精,就製造出胚胎?科學家會告訴你,有可能。
英美研究團隊日前分別發表2項研究,研究人員都利用人類幹細胞成功產生出14天大的胚胎,這也是學界有史以來第一次。
劍橋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學者哲妮卡高茨表示,「我們還想改善模型,因為我們發現雖然它在某方面很漂亮,但有些方面並沒有完全仿造當時的真實人類胚胎。」
利用幹細胞產生胚胎的是劍橋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學者,以及美國耶魯大學的團隊,他們也各自模擬了胚胎植入後的階段。
不過劍橋團隊的研究還沒有經過同儕審查。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長期以來,科學家對人類早期發育障礙、為什麼會流產等還有許多未解之謎。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布里斯科指出,「透過使用基於幹細胞的人類胚胎模型,可能會產生新的見解,進而更理解流產的原因。」
研究者還認為,利用幹細胞製作胚胎模型將有助更多疾病研究。
但合成胚胎會不會出現複製人般的倫理爭議?同樣專精生物醫學的學者指出,目前的研究還無法達到將幹細胞植入人體的程度,也就是說這些胚胎模型不能長成嬰兒。但是當科學進步的腳步太快,的確需要進一步監管。
布里斯科提及,「相較之下目前沒有明確的法規,來管理幹細胞衍生的人類胚胎的使用,所以我認為的確迫切需要研究這些法規,為這些幹細胞衍生模型的創建、使用以及研究,提供合適的道德法律框架。」
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的指導方針規定,科學家不能將任何人類胚胎模型,植入人類或非人類的子宮;但對於合成胚胎可以在實驗室生長多長時間,目前卻沒有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