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雪梨的莎莉麥葛拉,曾經是個瘋狂工作的物產顧問經理。
上班族莎莉麥葛拉指出,「當我不在工作的時候,滿腦子也都是工作的事,全神貫注、一心一意只想工作。」
她在職場把自己燃燒殆盡,經歷3次過勞身心失調,被迫休長假,最終辭去了工作。研究人員指出,職場上可能有多達五分之一的人,像過去的莎莉那樣對工作上癮。
波蘭格但斯克大學研究員阿卓茲科表示,「如果跟其他公認的成癮性疾病,像是賭博或電玩遊戲上癮做比較,工作成癮會比那些更普遍。」
目前全球有60個國家正參與一項關於工作成癮的研究,評估問題的普遍性與影響,並找出讓人變成工作狂的原因。像是個體戶工作者、擔任主管職務或自己有個工作狂的頂頭上司都是高風險,而在家工作也讓上班時間與下班時間的界線更模糊。
南澳大利亞大學研究員瑞秋波特提及,「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素是工作時間,這有點令人擔憂,因為我們澳洲人工時的確偏高,人們現在更可能半夜查看電郵,特別是回覆上司,他們會覺得有義務這樣做。」
這項研究的初步結論顯示,3成澳洲人可能有工作上癮的症狀,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容易淪陷。莎莉麥葛拉已經揮別工作狂的扭曲生活,現在也努力幫助其他人設定工作界限,回歸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疫情加快了彈性工時革命,更多人追求工作生活平衡。一個名叫全球每週工作4天的非營利組織,去(2022)年起在美國、愛爾蘭與英國,跟近百家企業夥伴、數千名員工合作,先後推動了半年的每週4天工時試點計畫,事後調查發現大部分夥伴的生產獲利、士氣向心力都提升,員工倦怠、失眠、事病假情況都顯著減少。
全球每週工作4天共同創辦人洛克哈特認為,「身心健康數據的改善最顯著,我們同時也發現,生產力維持不墜甚至提升。」
美國民主黨籍高野馬克等3位聯邦眾議員,今年3月提出全國性的每週標準工時從40小時減為32小時,相當於5天減為4天的法案,適用在餐飲服務、交通建築、製造批發零售業按小時領薪水的勞工,超時部分要給1.5倍加班費,勞方收入會增加,企業則可能必須雇用更多人手。
法案在本屆國會通過的機率很低,高野坦承細節還有待補強,但推動社會思考這個問題的時機已經到了。
美國民主黨籍眾議員高野馬克說道,「因為疫情,人們體驗過彈性工時,他們必須嘗試新的工作方式。我們發現人們已經不想回到過去,他們要一種新的常態。」
不同產業對4天工時的適應性很不相同,建築業者說,週工作日夠長才能把每季預定的工作量如期完成。
這家數位行銷廣告公司,兩年多前開始試辦每週4天工時,坦言制度變化很難無縫接軌,很多問題要磨合。
企業執行長諾里特說明,「對員工來講壓力很大,因為要把一週40小時的工作,壓縮到32小時內完成,還要能回應客戶需求,是很難的。」
目前企業試辦4天工時的數據資料樣本還不夠,美國、紐澳與巴西今年都將有新的試點計畫上路,研究結果將有助於勾勒未來工作更人性更有效率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