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經濟成長率僅3% 多名經濟學家預計Q2後回升

中國公布了去(2022)年的GDP是3%,比去年初官方訂定的5.5%相距甚遠,也顯示出疫情封控等原因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但有專家分析,就算中國宣布從1月8日開始取消入境隔離,但由於確診人數提高,因此短期內經濟可能會面臨更大壓力。

中國今(17)日發布2022年GDP成長率為3%,遠低於官方所訂的5.5%目標。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隨後信心喊話,稱基於物質基礎雄厚、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等條件,2023年中國經濟一定會整體好轉。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表示,「經濟增長的這個內升動力將不斷的積聚增強,2023年中國的經濟的目標應該來說是會整體好轉。」

專家分析,包括清零政策以及房地產業低迷等問題,都是拖累經濟增長的可能原因,即便中國宣布1月8日起放寬防疫、取消入境隔離,但由於感染人數大幅上升,短期內經濟反而可能面對更大的壓力。

中央大學台經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解封之後沒有足夠的醫療資源,不管是確診人數還是死亡人數,它都是快速的增加,一但確診,即使解封了,還是沒有辦法去生產,對經濟帶來的這個影響到底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這個還有待觀察。」

中國在2022年12月中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以穩經濟為主,進一步鞏固穩增長,學者分析,中國經濟增長不太可能靠外需,更重要的是內需市場,預期中國政府將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示,「經濟學家研判應該是政府刺激消費的一些政策,可能所謂新能源車叫電動車的補貼或者是智能綠色家電的補貼,可能還是會帶動一定的消費能量。」

路透調查,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可能會反彈至4.9%。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經濟成長Q2開始回升。而為了促進演出市場恢復發展,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宣布,自2月16日起恢復審批台港澳營業性演出,這也代表中國歌迷可以聽到台港歌手的演唱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