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將提供補貼,協助豐田和索尼等八大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一間新公司,進軍次世代半導體市場,目標是在5年內量產2奈米以下的晶片,以跟上台積電和三星的腳步。
Toyota、DENSO、SONY,還有SoftBank、三菱日聯銀行等日本汽車和電信業龍頭,昨(10)日傳出重大消息,他們已共同投資設立新半導體公司「Rapidus」,計畫5年內,也就是2027年量產2奈米,甚至更小的晶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指出,「日本將專注於對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導體產業,這項產業將吸引政府和非政府部門的投資。」
過去兩年多的疫情導致全球晶片短缺,凸顯半導體產業的急迫性。岸田政府上個月強調,半導體影響日本經濟安全,11月初追加1.3兆日圓,也就是接近3千億台幣的預算以扶植晶片產業,也計畫補助Rapidus獲得700億日圓(約155億台幣)協助他們加快研發腳步。
八大企業聯手背後原因是日本在半導體產業上落後太多。過去日本晶片產量曾佔全球一半,但1986年日美協議後,日本開放進口半導體,競爭力逐漸下滑,現在只能生產40奈米左右製程的半導體,技術遠遠落後台積電、三星以及英特爾。三星已在6月開始量產3奈米晶片,並且跟台積電一樣,計畫2025年將2奈米晶片商業化。
日本民眾表示,「日本過去生產很多晶片,但市場被外國競爭對手搶走,希望晶片國產能為日本企業和國家經濟注入活力。」、「不曉得新公司能持續多久、技術會不會傳承下去。其他國家可能會想出更便宜的晶片生產方法,這可能導致日本產業再度落後。」
不過日本企業共組半導體公司曾有失敗收場的前例,新創的Rapidus能否穩定發展,仍待觀察。NHK分析則指出,新創半導體公司必須記取教訓,跟歐美同行合作,彈性適應世界變化,才能免於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