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小三通 金門人反應冷淡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再過一個多月、金門到泉州的新航線就要開通,再加上現有的金門到廈門、以及馬祖到福州、已經有三條路線。而且符合新標準的民眾、一口氣多了一百二十萬、看起來好像對金門是個大利多。不過、公視記者到金門實地觀察、卻發現當地人的反應不太熱絡。他們說、以目前的小三通模式、來的都是台商,通常一下飛機就直奔中國、對金門的經濟一點幫助也沒有。未來只有讓金門成為兩岸旅遊的轉運點、觀光客才會留下來。
行政院決定擴大辦理小三通的適用範圍,根據政府估計,符合二等親範圍或者是出生金門但是戶籍設在台灣的人數,大概有一百二十萬人,依照以往經驗,大約有六分之一真的會以這種模式進入中國,也就是說未來小三通將會再增加二十萬人,對金門而言,這二十萬新增的旅遊人口似乎是相當大的經濟利多,但是大部分的金門人對行政院的這項政策,好像都不太領情
金門人之所以反應冷淡,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從五年前首度開放兩岸小三通之後,金門的經濟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是一年比一年差,根據金門旅遊局的資料,小三通的確大幅增加進出金門機場的人數,去年一整年,總共有一百五十萬人次進出金門機場,不過其中只有四十六萬人真的是來金門旅遊消費,其他全部都是台商,藉由所謂的金廈一條龍的模式,台商從台北飛到金門後,一下機場,就直奔水頭碼頭,然後迅速搭船前往廈門,這些人在金門停留不到半小時,也花不到一毛錢,對金門的經濟自然也就沒有任何幫助,再加上這五年來金門幾乎沒有任何重大建設,中央跟地方政府一再原地踏步,導致金門的觀光潛力快速流失,民國八十六年還有五十三萬的觀光客來金門旅遊,但是這幾年下來只剩下三十多萬到四十萬,這五年來,一般金門人把錢統統拿到廈門消費買房子,而較具規模的金門企業也把大量資金移轉到廈門投資,眼看廈門經濟快速起飛,金門卻是一再的被掏空,整個金門的經濟當然就會嚴重的倒退
金門老字號貢糖公司負責人陳金福感嘆的說,這次政府擴大小三通跟五年前一樣,都是政治意涵遠大於實質幫助,至於金門的旅遊業者則是呼籲中央政府,金門不但是台灣跟中國之間最好的緩衝地帶,更是發展兩岸關係的最好試驗區,在不妨礙國家安全的前提下,台灣政府真的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讓金門發揮最大的轉運功能。
楊應雄說,不管是開放外國人士從福建進入金門再到台灣,或是進一步讓台灣地區的民眾,可以經過金門到福建地區旅遊,一旦金門可以成為兩岸旅遊的轉運點,金門就有足夠自信讓觀光客留下來,待個一兩天,這樣對金門才真的有幫助,但是如果只是現在這種小三通模式,對金門經濟而言意義真的不大陳信聰郭俊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