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計畫署談糧食危機 「不患寡而患不均」

剛受諾貝爾和平獎肯定的聯合國糧食計畫署WFP,最新公佈「2020年用餐成本」研究報告。以南蘇丹為例,平均一人一餐的成本,是每天收入的百分之186,相當於工作兩天才夠吃一餐。而且疫情讓許多窮國民眾丟掉工作,也讓糧食運輸面臨挑戰,更惡化飢荒問題。

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在這份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全球的糧食供需,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聯合國農糧組織首席經濟學家麥西默庫倫表示,「食物的供給足夠,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人們)無法獲得食物。」

WFP從2018年開始發表世界糧食問題的報告,今年是第三次。每次的報告都會列舉飢荒問題嚴重的貧窮國家,2020年最新的報告中,入列的國家有36個。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配合報告發佈的新聞指出,這些國家都面臨程度不等的武裝衝突。戰火造成大批民眾流離失所,遠離自己耕種的土地,當然也丟掉工作。收入減低的結果,就是吃不起飯而營養不良。

另外,氣候變遷讓這些國家洪水或乾旱天災不斷,有的還面臨蝗蟲過境。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橫掃全球,在些原本就相對弱勢的國家,加重了飢荒的嚴重程度。

麥西默庫倫表示,「(疫情的)效應相當嚴重。就數字來看,全球的貧窮人口中,將有1億5000萬人跌入『極度貧窮』,營養不良的則會增加1億3200萬人。全球原本已有6億9000萬人營養不良,20億人無法正常地取得食物,缺乏健康飲食的人口多達30億。」

為了具體形容貧窮國家飢荒的嚴重性,WFP以每餐飯成本除以每天的收入,得出的比例套用在全球最富裕又物價高昂的美國紐約市。經過換算,紐約民眾如果按照南蘇丹的比例,每餐必須付出的金額高達392.82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1萬1300元,是紐約人簡單吃一餐平均價格的311倍以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