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養豬產業基金 農委會將分5年執行

在美豬開放進口之後,農委會邀請養豬產業團體座談超過20場,目前初步規劃有百億產業基金要分五年執行,每年編列20億元來進行產業升級。而農委會也看好豬肉外銷,表示外銷價格是本土的售價兩倍多,但如果外銷量增加,反而造成國內的豬價上漲,就會限制出口。

開放進口美國萊豬,引發豬農反彈,農委會全力溝通,強調會投入百億升級產業,也會大力協助外銷,副主委黃金城指出,目前外銷到澳門,每頭賣2萬8千5百元,是本土價的兩倍多,澳門原本下了每周一千頭訂單,但產量有限,只給100到150頭,將來外銷要照顧農民生計,但也要確保國內供應無虞。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我們國內生產的量,是不是足夠國內來供應,如果國內是不足的話,我們當然對出口這個地方,我們就是會有所限制。」

而準備砸下的百億基金,初步規劃分五年執行,針對動保團體批評國內豬隻運送拍賣,罔顧動物福利,屠宰後也於常溫運送販售、孳生細菌,主委陳吉仲表示,將來基金用途之一,就要改善產業問題,提升食品安全。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屠體的運送,需要有一定的環境的溫度的管控,比如說我們有研究過,15度到17度其實是對肉品的品質保持最好,而且到傳統市場的時候,消費者還是可以看到原來跟溫體一樣的效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在進步。」

首波產業基金規劃將於下周公布,而農委會看好外銷前景,試圖說服農民,政府會設法降低美萊豬進口衝擊,副主委黃金城強調,亞洲只有台灣與日本是非洲豬瘟非疫區,但日本有典型豬瘟,認為台灣大有可為,並透露年底前,台灣豬將進軍菲律賓,價格逼近西班牙伊比利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