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艾貴義竹發電廠,是目前國內民營電廠中最大的地面型太陽能電廠。廠址周邊就是黑面琵鷺及多種候鳥重要棲息地,業者因此設置了24公頃的生態保育區,不過環保人士擔心,濕地有了建設,就失去原本的功能。
佔地55.4公頃的太陽能光電板,座落在廢鹽田的濕地間,在經歷能源與生態的爭議之後,在今年9月順利併網運轉。為了要維護承諾的生態環境,業者也委請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及崑山科技大學固定針對水質、土壤及生物進行監測。
電廠母公司韋能能源技術經理陳律翰表示,「藉由這個生態監測這些數據來證明說,太陽能源的開發跟我們的生態,是能夠有一個未來影響的一個研究依據。」
電廠母公司韋能能源台灣區副總裁張為策就指出,太陽能板最強的地方在於吸光。所以絕對不會反光,鳥都是棲息在板子上,甚至在上面築巢。
這個太陽能發電廠,預計年發電達1億度電,可供應2.8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量。不過地方環保人士認為,濕地除了鳥類、魚蝦等生物棲息外,還具備調節氣候的效用,建設帶來的影響已經產生,只希望業者能履行對生態保育的承諾。
嘉義縣生態保育協會蘇銀添表示,「原本在這邊棲息的冬候鳥,包括黑面琵鷺。牠們的範圍會被限縮,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大,我們會持續觀察,也一定會關注這一塊。」
為了要回饋地方建設,業者也配合嘉義縣政府共同進行道路鋪面的維修計劃,縣府期望業者能致力維護生態的平衡,讓綠色能源的發展能夠真正結合自然生態。
艾貴義竹電廠 最大地面型民營光電廠
林緯廷 / 嘉義報導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