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東石咾咕石建物多 人口外移面臨拆遷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嘉義縣布袋、東石,因為靠近澎湖,所以早期房屋,都會運用澎湖當地一種名為「咾咕石」的珊瑚礁化石做為建材,但因為人口外移,這些咾咕石房屋面臨拆遷改建命運。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邀請荒野保護協會,改造這些咾咕石,創造新價值。
在生態池的旁邊,大家接力搬著石頭,準備堆出一個生態堤防。嘉義布袋嘴文化協會,上個月在預計要拆除的老屋當中,搶救了一批咾咕石,希望為這些具有文史背景的舊建材,重新創造新的價值。
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表示,「這些咾咕石,大概就是在一百年前,在日治時期從澎湖運過來的,到了布袋之後,可能是蓋房子,也有可能是做堤防。」
咾咕石是珊瑚礁化石,是以前澎湖人蓋房屋的建材,而早期嘉義沿海地區東石、布袋,都有許多用咾咕石蓋的房子,社區為了要保護這些即將因為拆除而要消失的素材,號召志工運用咾咕石來為生態池砌牆。
荒野保護協會曾先生說,「這些咾咕石都非常有歷史,是從澎湖的那個壓艙石坐船過來的,那覺得感受到今天透過自己的勞力,去堆砌這樣的一個堤防,確實感受到先人的智慧。」
荒野保護協會詹先生也表示,「搬之前覺得它只是一堆普通然後我不太想看的石頭、不太喜歡的石頭,可是經過我們場主烏鴉的解釋,我們已經發現它是有功能的,而且它是很珍貴的資產。」
藉由咾咕石大小不一的堆砌,為生態池內的魚蝦構築自然的生存空間,荒野保護協會表示,運用原始的素材,配合自然地貌的環境,這些咾咕石雖然結束了為人遮風蔽雨的工作,但守護生態的使命才準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