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剝削動物權 落實純素飲食愛地球

英國「經濟學人」年刊指出,2019年是純素之年,但吃純素和吃素,兩個是有些微的不同。我們常聽到的vegetarian素食者廣泛的定義是不吃肉、不吃海鮮。不過吃素之裡頭又細分成,像是有的是蛋奶素,也就是不吃肉不吃海鮮,但可以接受蛋奶製品,還有的人是海鮮素,就是肉類不吃但海鮮可以。而VEGETARIAN 和VEGAN純素食,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純素食者除了不吃魚肉,也不吃雞蛋蜂蜜等任何產自動物的食品,也就是只吃植物的這種飲食方式,有些人甚至在生活中,都不會去使用動物相關製品,或以動物測試的產品。這就是兩個最大的不同。

 

也有人說veganism純素主義,除了吃素以外,其實也是種生活態度、生活模式。 那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就是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呢?其實如果不吃肉也想獲得蛋白質的來源,可以從像是植物奶、杏仁腰果奶、豆腐豆漿、藜麥、鷹嘴豆,甚至高蛋白的蔬菜,像是海帶菠菜等等都可以攝取到。另外像是從紅蘿蔔,菌菇類以及深綠色的蔬菜,也都可以攝取到鈣以及維生素喔!今天早安新聞要透過蔬食餐廳老闆VIVIAN,帶您認識VEGAN的純素飲食。

擺滿生菜,接著放上大蒜炒好的香菇鸚嘴豆等食材,最後淋上自製的巴薩米可醋。整個製作過程中,除不加蛋肉乳製品之外,也不使用動物性食品添加物。在做料理的這位就是 VIVIAN,她除了是台北兩家蔬食餐廳老闆,也是純素飲食的代表人物。

蔬食餐廳老闆 Vivian張雅倫說:「其實正統來說應該是 plant based 植物性飲食,就是完全用植物去代替所有動物的食品,那比如說像是蜂蜜或者butter像奶油這種東西,我們就沒有也辦法吃,牛奶也沒有辦法喝,但是也不用擔心,有堅果奶這種東西,其實它的鈣質還比牛奶多。」

每個人吃素的理由不同,有的為了健康,有的是宗教因素。Vegan純素食的定義,除了不吃動物,以及產自動物的食品之外,也崇尚不用動物相關製品、並反對任何剝削動物權益的行為理念。

Vivian張雅倫表示,「我吃素的原因是因為愛動物,原本就是因為養太多的狗,突然想到他們好像和我產生很特別的感情,這感情足以讓我形成說,現在我看到其他小牛、小羊小豬的時候,也會產生好像有一點相似的情感。因為這樣子我開始研究素食這件事情,所以我才開始吃素的。」

把在地台灣小農的新鮮作物,製成異國料理,不僅能減少食物里程,達到健康低碳飲食理念,VIVIAN的純素生活,也應用在生活中不同層面。他說:「比如說像是你出去買菜的時候要帶自己的環保袋,喝水或喝果汁的時候要帶自己的環保杯,不用塑膠吸管,以及每一次要做好回收,還有出去買東西的時候不可以買皮製品。」

根據數據顯示,台灣吃素人口250萬人,每十人當中,至少有一人吃素,其中純素大約3萬人左右。 當Vegan純素主義吹入台灣,有越來越多像VIVIAN一樣的年輕人,希望透過飲食與習慣,重視自己健康,落實保護環境與愛護生命的生活模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