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連續漲了十七個月,百大城市九月份新建住宅的平均價格,比八月份上漲2.83%。房市熱過了頭,泡沫化危機令人步步驚心。 因此中國十一長假期間,各地方政府陸續公布緊急限購令,同時要求銀行緊縮貸款,導致今年的「炒房黃金週』異常冷清。 中國十一長假原本是房市炒作的『黃金週期』,但今年官方緊急祭出限購令,貸款條件訂得更嚴、限制土地供應,法令壓迫下,出現退訂、違約、量縮、價跌景象,這一波手段,造成房市真的冷清許多。 例如深圳9月30號晚上發布限購令,有戶籍居民最多只能買兩戶住宅,10月1號長假開始,資料庫當天還有246戶成交紀錄,10月2號,跌到12戶,10月3號變成個位數8戶。官方10月4號晚上再加碼,單身的人最多只能買一戶住宅,堪稱史上最嚴厲禁限購令。 北京房市在十一長假的前一週,平均單日成交量1066戶,長假開始,限購令一發布,跌到291戶。 南京在長假前一週平均單日成交量744戶,長假期間爆減為138戶,甚至在3、4號兩天,只有29戶成交。 只是官方的限購令在過去並沒有產生很大的效果,2005年、2008年以及今年都有過相關政策,短時間內有效,因為對於口袋深的投資客來說影響不大,有資金,守住價格,等待機會脫手。 而這次政策出手時機跟嚴厲程度,就是為了避免現在已經夠熱了的房市房市崩盤,例如房屋蓋太多,民眾貸款後無力償還,大戶投機炒作,而當有越來越多的投資報酬率不如預期,就面臨泡沫化。 中國房市瘋狂上漲的泡沫危機,甚至引起全球關注,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中國百大城市在九月份住宅平均價格比八月上漲2.83%,而且已經連續上漲17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深圳、惠州、昆山、東莞、廊坊和珠海等6個城市漲幅都超過40%,甚至傳出有些城市例如上海、深圳,民眾為了要以有優惠的頭期款而買第二戶房子,不惜離婚,還擠爆辦理手續的民政局。 靠房地產起家的中國首富王健林認為『泡沫化越來越嚴重,並且正在失控中』,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對此示警,『信用貸款過度擴張,是助長房市泡沫主因』。 王健林認為,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房價狂飆,小城市的大樓住宅乏人問津造成房價大跌,而且空屋率極高,供需失衡。而中國房市又是整體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房價連年上漲,官方調控措施若沒能達到預期,誰也不知道房市與經濟共同起的作用,何時失控。 記者 黃韻玲報導
中國房市發燒 泡沫化危機已出現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