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製客機C919 生產進度落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國第一款自製的大型客機C919,4年前在珠海航空展亮相後,好壞不斷傳出。這個星期,法新社成為第一家,獲准進入C919廠房拍攝的外國媒體,拍到是一個空蕩蕩的廠房。這家飛機公司坦承,因為引擎等關鍵零組件仰賴美國提供。
組裝C919客機的廠房,就設在上海浦東機場的旁邊。從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到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都代表政府對C919的生產表達強力支持。因為從1970年代開始,中國就夢想設計製造自有品牌的大型客機,可見得C919設計團隊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根據中國商用飛機公司提出的數據,C919和空中巴士A320在外型和尺寸上,都幾乎一樣。美國波音公司的市場調查顯示,中國未來20年內,會需要採購5000到6000架的新客機,其中又以中短程的國內航線佔最大宗。因此C919從設計之初,就以同型的波音737和A320,做為競爭的假想敵。
為了達到省油並減少碳排放的目的,C919採用和A320最新款320neo同樣的引擎,也就是美國普惠公司的PW1000G。但這卻成為C919的致命傷。因為關鍵零組件受制於人,導致研發生產進度落後。
4年前的珠海航空展,商飛公司宣稱,要在2014年進行首航,並從2016年開始交貨。但最新的消息是,首度試飛延後到2015年底之前,第一架交貨更要等到2018年。
另外,中國宣稱C919已獲得國內外訂單共400架,但仔細看看買主的背景,幾乎都是中國國營的航空公司,或是有中資背景,但設在海外的租賃業者。外電報導指出,由於美國聯邦民航局FAA,至今沒有對C919發出適航安全許可認證,也讓各國買主卻步。
不過,空中巴士集團表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中國政府一定會對國營的商飛公司,全力給予融資和政策上的支援,讓中國業者可以用更低的價格,和更優惠的採購融資條件爭奪市場,而歐美的對手,只能想辦法保持目前在技術上的領先,來維持優勢。
記者 徐家仁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