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交通部委託專家學者組成稽核小組,在春節期間抽樣稽查遠通扣款的準確率,第一份報告終於出爐,35萬多筆扣款樣本中,只有兩筆出錯,準確率高於關鍵績效指標99.98%,遠通躲過被罰50萬元的命運。
二月一號開始,專家學者組成的稽核小組,連續五天在高速公路北中南門架,抽了三萬五千多筆通行資料,要看遠通扣款到底準不準,結果只有兩筆錯誤,其中一筆是因為車牌掉漆,人工判讀把英文字N看成M,另一筆是因為車牌反光。
==計程收費稽核委員會發言人 黃台生==
一個是E6
因為那個E是有點反光
他就把它判讀成F6
雖然都是人工辨識錯誤,還是得納入關鍵績效指標計算,
稽核委員會訂出的標準,單一門架99.9%,全日99.98%,遠通最後都通過了。
而針對這兩筆錯誤,遠通表示車牌汙損必須靠政府介入改善,反光則已經想辦法改善。
==電話訪問 遠通電收發言人 周世惠 ==
眩光的問題是屬於
在這種開放路網中
做計程收費
會遇到的一個挑戰
那我們會再從科技面
去找出方案能夠盡量避免
第一次稽核通過,遠通等於不必挨罰50萬,不過委員會每天都還是會繼續抽查ETC門架,每周開會公布稽核結果,一直持續到四月30號。
記者台北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