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推甄名額激增 變成另一入學管道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每週二教育向前走專題報導,今天要特別針對,推薦甄選的公平性,進行深入探討,兩則報導,我們首先了解,現在的學生,怎麼看推甄知道是大學的準新鮮人後,佳霏還是難掩興奮,她說,三年前因為過度緊張而在高中聯考表現失常,現在聯考取消了,總算讓這次的升學之路沒有任何遺憾,而且她認為,幸好有推甄這個制度,能讓自己清楚知道要的是什麼。不過並不是大多數學生,都能體會她的想法,因為許多人只是把推甄或申請,當做一個提早進入大學的管道罷了!事實上,推薦甄選原本就是設計給有特殊專長,或在特定科目上有突出表現的學生,但是83年到90年推甄名額成長近七倍,名額快速成長,讓一般學子也想來試試,好增加自己一個入學管道。而推甄人數變多之後,也相對引發出不少問題。或許因為這些情形,之前才會有調查顯示,有不少人認為,推甄不是很公平,曾憲政說,推甄的名額最好不要超過30%,才有可能回復原本的用意,此外他更表示,推甄應該要繼續下去,因為它可以平衡城鄉差距。機會均等也許真能平衡城鄉差距,孩子的才能也不會因為是在鄉村或都市而被抹滅,只不過在求學路途上,都市孩子的發展,的確比較佔有優勢。已經推甄上台灣藝術大學廣電系的汪宜儒就認為,如果不是在台北市,她不會有這麼多機會,去接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並進而在升學路上取得先機。推甄到底會不會拉大城鄉差距,目前還沒有研究可以證明,但如果真的會,那麼我們就更該想出對策,讓有才能的孩子,不會因為後天的環境而失去發展的機會,公視新聞林曉慧余榮宗採訪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