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製糖業沒落 光復鄉大富社區凋零(影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縣光復鄉的大富社區,在民國4、50年代時因種植甘蔗,人口聚集非常熱鬧,村莊人口最多時,人口數多達1500多人,但隨著2002年製糖政策停止,村子也隨之沒落,如今人口老化,社區裡的小學也面臨可能被裁併的命運。 壯麗的山脈映襯著清幽的街景,花蓮縣大富社區過去在日治時期的農業政策下,開始栽種用來榨糖的白甘蔗,但現在因為人口外移,留在村子裡的多是老人和小孩,到了夜晚村子裡更顯得寧靜,除了雜貨店沒有幾戶人家亮著燈,令人難以想像過去這裡有多風光。 當年繁忙的車站,隨著歲月流逝,油漆開始斑駁外觀逐漸老舊,平日僅停靠幾班普通列車,每天平均搭車的乘客更是不到3人,紅燈籠高掛在"蔗工的厝"門口,外牆還貼有電影海報,這裡是以前村子裡的老戲院。連電影院都有,可見得當年是多麼繁華,也正因為人口聚集,大富國小因而產生,只是現在學生人數僅有30多人,當年的學生足足是現在的20倍之多,為了避免被裁併,學校特地在台9線綁上黃絲帶,希望號召校友回娘家,一起為挽救學校做努力。 黑白的照片記錄著大富社區風光的過去,製糖業沒落後,當地繁榮的光景也逐漸成為歷史,後山壯麗山水的背後,承載著人口外移老化等問題,就連寂靜的街道似乎也正訴說著,農村面臨凋零的無奈。 張國興 花蓮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