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鄉牽水(車藏)祭典 緬懷水難先人(影音)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雲林縣口湖鄉每年到農曆的六月初七、初八,都會舉辦一場盛大的牽水狀祭典,緬懷在165年前因為水患罹難的先人,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水難祭祀儀式。不僅具有沿海地方的特殊文化,今年更被文建會列為台灣人間國寶的罕見文化。
在祭師的帶領下,民眾圍著一支竹竿,上面還糊上白紙所做成的轉輪狀物體圍繞,就是要讓已經過世的先人可以輪迴轉世。
這是在雲林縣口湖鄉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初八,所舉辦的牽水狀盛大祭典。因為在165年前,口湖沿海地區因颱風所引發嚴重海水倒灌,淹沒現在位於口湖鄉內的九個村落,造成上千名村民罹難,所以才舉辦牽水狀為他們超渡。
牽水狀的儀式一連舉辦好幾天,也會在主儀式的前一晚燃放水燈,邀引水中的孤魂前來接受超渡,隔日舉辦超渡法會,以及寫牽水狀讓民眾用手摸,象徵迴轉,很具地方文化特色。
就是有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地方文化,今年牽水狀更被文建會列為人間國寶文化之一,成為備受推崇的文化資產,而今年的牽水狀儀式,將在國歷七月十七到十九號舉行。
記者王威雄雲林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