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教官制度逾半世紀 學者:轉型勢在必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教官該不該退出校園?引發各界討論。其實,過去是因為軍事訓練的需要,所以才會讓教官前進校園。不過現在社會情勢不同,校園民主自由開放,有學者認為、轉型、勢在必行。 穿著整齊軍裝,在校園中忙進忙出,他們是學校教官,平常除了行政工作之外,學生發生大小事,也常常要第一時間處理,但這種很多人習以為常的「教官」文化,最早其實是因為政治因素,才進駐校園。 ==政大台文所教授 陳芳明== 因為當時是戒嚴體制 要把整個台灣軍事化 而且蔣介石當年 說要反攻大陸 所以隨時都要備戰 那時候教官就 權力就很大 可是我們已經經過政黨輪替 這種體制根本是 獨裁的政府 才有可能做這種事情 為了「軍事訓練」而設的教官職,在2000年後,有了改變,教官的功能,轉為負責學生的輔導、校安工作,但最近幾年,舉凡是服裝儀容、校園內貼文宣,學生和教官之間的爭議衝突,卻屢屢躍上新聞版面。 ==台師大公領系主任 林佳範== 作為一個軍人 他強調的是服從 本質跟這個教育體制 其實上 是應該是有點衝突的 換句話說 學校應該是一個 自由開放的空間 讓學生透過犯錯 透過摸索 慢慢去 形成他的一些認知 而教育部研擬,要讓教官全面退出校園,學者表示這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相當樂觀其成,但必須有「配套」再上路。 ==台師大公領系主任 林佳範== 比如說像保全 還是怎麼樣子 應該怎麼樣去 把這個空缺(教官) 能夠充分的補上來 讓校安、輔導、學務、行政工作都能回歸專業,軍人也能各司其所,重返國防體制,是新政策的核心關鍵。但該如何落實,還需要跨部會協調,才能讓教官有尊嚴的離開校園。 記者曹晏郡 邱福財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