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太空艙明發射 進駐太空站測試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兩家民營太空企業和NASA合作,將在週五發射無人火箭,攜帶可擴充超過5倍大的太空充氣艙,到國際太空站,進行為期兩年的測試,為未來太空任務和旅遊居住鋪路。
機械手臂將可擴充的充氣太空艙與國際太空站接合,太空人便可進入艙內從事活動。這個模擬畫面,預告未來從事太空任務或旅遊,就可以進駐這種充氣式帳篷。
美國一家民營太空科技公司預定8號發射無人火箭,將畢格羅航太公司與NASA合作研發的充氣太空艙,帶到國際太空站。
NASA高階探索系統部門主管 克魯森:
一個可擴充的結構
比較像是個帳篷
是個壓縮的配備
放置在你的車上或背包裡
當你抵達目的地 你把它展開
可以打開裡面的窗戶
可以隨意進出
可以在當時保持這樣的結構
所以我們把具有這樣特質的物品
稱作可擴充的
這個充氣艙最快可在四分鐘內充氣完成,體積將變成5倍大,裡面可充當起居工作和實驗室。事實上早在1990年代,類似的構想就已經出現,但設計成供人居住,這是第一次。畢格羅充氣太空艙預計在國際太空站停留兩年,太空人每半年將進入艙內檢查兩到三次,測試充氣艙保溫與輻射隔離效果,以及能否抵禦偶爾出現的太空碎片。
國際太空站計畫經理 謝禮曼:
這就是未來
我們人類將會利用這種充氣艙
當我們深入太空
以及在地球軌道上居住
所以我認為這將會是人類探索太空
下一個補給步驟
科學家表示,未來太空充氣艙的用途廣闊,譬如長征火星將耗時3年的任務中,需要更多空間放置補給物資,也需要更多空間居住活動。而未來入住地球軌道太空旅館的夢想也可能成真。
記者 曾惠敏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