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Metoo弦子控朱軍性騷擾案二審敗訴🚺
「一個在封閉空間遭遇性騷擾的女性,她沒能預料到性騷擾的發生,沒有錄音錄像,沒有和對方反抗扭打,那她要怎麼證明自己是否遭遇過性騷擾,她是否只能忍受這一切,假裝這一切沒有發生?」
歷經4年馬拉松式的審判,被視為中國版 #Metoo 運動指標性案件 — 弦子控央視主持人朱軍性騷擾案,8月10日二審開庭,因證據不足維持原判,原告弦子仍然敗訴定讞。
據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指出,法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周某某(弦子本名「周曉璇」)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朱某(即朱軍)對其實施了性騷擾行為上訴請求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故判決駁回周某某的全部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弦子控朱軍性騷擾案發生什麼事
時間倒回2018年,中國掀起一股反性騷擾與反性侵害 #Metoo 運動浪潮,在社群網路的傳播下,#Metoo 運動迅速形成一股燎原之勢,同年7月26日,一股被忽視的聲音從夾縫中發出,名為「弦子」的網友,在社群媒體上以長文指控知名央視主持人朱軍,在2014年時對擔任實習生的她,進行包括強吻、猥褻在內長達50分鐘的性騷擾。
長文一出,弦子指稱的境遇迅速在網路上發酵,相關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榜,但朱軍否認所有指控,並在2018年8月起訴弦子和她的一名支持者,控訴兩人侵犯其名譽權和造成精神傷害。一個月後,弦子向法院對朱軍提起訴訟。
2020年12月2日,北京海淀區法院首次開庭,法庭一審判定弦子證據不足以證明朱軍性騷擾,駁回其訴訟請求。訴訟開庭當日,自稱執法人員禁止場外的聲援支持者,手持或呼喊任何相關的聲援口號及標語,更有法新社記者被帶走問話。
同年底,朱軍在個人微博稱,「這兩年多我承受了巨大恥辱,一直未發聲因我堅信清者自清,相信法律。我負責任的對所有觀眾說,我從未觸碰過那位女士一分一毫。我希望,毫無證據的就給人處以私刑,到我為止,不會成為社會慣例。」然而,在訴訟進行期間,許多聲援弦子的微博、微信公眾號被禁言或封號。
2021年9月14日,北京市海淀區法院進行不公開審理,晚上當庭宣判,弦子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朱軍性騷擾,同時對多項關鍵證據不予調取,駁回弦子的訴訟請求。
2022年8月10日,此案進行二審,最終法院宣判二審維持原判,認定原告弦子因證據不足,判決駁回弦子的全部上訴請求。而兩次開庭,朱軍皆未到庭。
天色已黑,許多弦子支持者仍舊守在在法院外聲援。審理結束,弦子走出法庭,站在人行道上,向支持者們重述在法庭的陳述,她難掩落寞地說,「即使面對失敗的判決,我依然希望將這樣一個疑問留給法庭,是否發生在封閉空間的性騷擾,只要對方全盤否認,只要沒有全程錄像,受害的女性就只能沉默以對?而無法在司法上求得正義?」
▍弦子:權力理應讓弱者得到幫助,否則就不足爲正義
從2018年起訴至今,4年的時間過去,現年29歲的弦子面對兩次訴訟的失敗,她坦言,依然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為此事做出了全部努力,她認為,即使過程與結果看起來是沮喪與失敗,但她仍堅信,「這一切都是我和大家傾其所有付出4年,所換來的珍貴的結果,如果不曾努力,連此刻的答案都是奢望。」
在二審的陳述中,弦子這樣說道,「每一個手握權力的人,應該用自己的行動來掙得這份信任,權力理應讓弱者得到幫助,否則就不足爲正義。失敗的結果固然使人痛苦,但需要接受審問的並不僅僅是我,法律不由法條、文書、法官組成,法律由程序的正義、求真的探尋構成,法律的真意是否存在,取決於每個身處其中的人是否抱有對公平與道德的信仰。」
✍️ 編輯/黃立安・剪輯/陳冠綸
🔗 Link in Bio - 新聞更新不間斷!
#公視新聞網 #pSharp #新聞實驗室 #P有影
#中國 #Metoo #弦子 #朱軍 #性騷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