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核三公投意見發表/首投族吳亞昕質疑核廢料處置 黃國昌稱有解方務實面對|#公視新聞網 #Shorts

公視新聞網 觀看次數:8223次
🗣️核三公投黃國昌、吳亞昕就核廢料處置議題交鋒

核三重啟公投將在8月23日舉行,中選會於13日舉行第四場說明會。正方代表是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反方代表為20歲民眾吳亞昕。

黃國昌批評,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錯誤,導致火力發電全開造成空污,且台灣高度仰賴進口能源,天然氣存量僅7到11天、煤炭安全存量只有1個月,「能源韌性不足」。

黃國昌認為,如果台灣未來主力朝AI產業發展,供電穩定程度需要被重視。主張需重啟核三,「不用核電廠才是最大的國安破口」。

吳亞昕則拋出核廢料如何處理,以及核三廠位於斷層帶上如何解決的疑問。她表示,恆春斷層距離反應爐不到900公尺,但耐震係數卻不足,也無法解決強震造成地表變形,進而導致建築傾斜及倒塌風險。

吳亞昕多次質疑黃國昌對核能立場改變,「難道是因為核廢料風險變小了?還是因為政治立場改變,風險就能夠被接受了?」

吳亞昕主張,目前核廢料處置規劃忽略道德責任問題,引述黃國昌2018年提出的「最大困難是沒有人希望核廢料放在左鄰右舍」,表示處置場選址實行困難。

吳亞昕提到,台電計畫2028年要完成核廢料最終處置選址程序,「但目前立法院連選址辦法都還沒有制定」,國外類似議題也需耗費10至15年,包括安全評估、選址設計等技術程序。

黃國昌承認自己過去是反對核電的人,但「世界各國核電復興的關鍵在於務實」。他表示,核燃料棒最終處置問題是使用核電40年的台灣早就應面對的問題,且科技已有解方。

黃國昌請大家放心,「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用放在你家裡」,在最終處置前「可安全存放在核電廠內,乾式貯存的存放年限至少有40年」。

黃國昌說道,關於最終處置,新技術「深孔地質處置DBD」已成為國際主流。其運用鑽井技術將高階核廢料直接注入地表下3到5公里深的結晶岩層,以天然屏障進行長期隔離。

吳亞昕表示,「核廢料風險將陪伴著我們幾百年、甚至幾十萬年」,透過什麼程序、如何處理核廢料、最終由誰承擔風險都攸關社會正義,「沒有資格為了自己這一代的電力需求,將風險留給下一代」。

✍️編輯剪輯/陳宥蓁・核稿/王介村

#核三重啟 #核三公投 #核廢料 #黃國昌 #吳亞昕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