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
- 
                            
搜救犬接受高強度訓練 身心健康需被重視
|社福人權包括日前在花蓮光復鄉的災區,全球各地許多災難現場、都可以看到搜救犬的身影,牠們靈活的穿梭在現場尋找人類不易發現的蛛絲馬跡。但並不是每隻狗狗都能成為搜救犬,牠們的挑選和訓練過程都很嚴格,而高強度的搜救訓練也會造成牠們的身心壓力。許多單位已經注意到這種情況,開始協助教導領犬員學習相關知識,了解如何跟搜救犬溝通。
 - 
                            
屏花東3偏鄉普發現金 今起至分駐所登記造冊
|地方行政院24日開始啟動全民普發現金專案,有5種領取管道,其中「造冊發放」,針對屏東縣獅子鄉、花蓮縣萬榮鄉以及台東金峰鄉,3個沒有郵局的地區,當地民眾可以從24日到28日前往警局分駐所登記造冊,11月12日到25日領取。不過在更偏遠的南橫山區海端鄉利稻和霧鹿村,不在「造冊發放」規劃內,但由於颱風公路受損還在搶修,居民也希望有更便捷的發放領取方式。
 - 
                            
普發1萬網站正式上線 11/5起開放登記
|生活10月24日普發現金一萬元網站正式上線,行政院昨(23)日晚間舉行記者會,公布完整領取細節和時程安排。民眾可以透過5種不同方式領取,11月5日起開放網路登記,也能用ATM領現、郵局臨櫃;特殊族群則會透過登記造冊,以及政府津貼年金自動入帳處理。最快11月12日就能領到錢,明年4月30日前都能領取。
 - 
                            
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中央協調所將轉型拚重建
|環境花蓮光復鄉災後救援工作即將屆滿一個月,中央前進協調所今(22)日宣布,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的4大要件已經達成,因此調降為常態警戒,救災協調所也正式退場將轉型為重建復原。另外,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今天監測到距離壩頂溢流大約3.42公尺,比昨天略為下降,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仍維持紅色警戒,相關工程今天就會開標。
 - 
                            
馬太鞍溪底便道搶修 中午已恢復通車
|地方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新堰塞湖昨(21)日晚間9時多開始溢流,水淹過馬太鞍溪橋臨時便道,水位在晚間10時45分降到便道以下。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在狀況開始前就已疏散河道機具,也撤離附近100多位居民,所有狀況在今早8時解除。經過工程單位搶修,今(22)日中午12時南北向已恢復通車。
 - 
                            
馬太鞍堰塞湖救災將滿月 明決定是否調降紅色警戒
|地方馬太鞍溪堰塞湖自10月以來,水位沒有顯著變化,前進協調所在確認符合解除「紅色警戒」的4大要件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預計明(21)日下午做最後一次決定,是否調降到正常情況。而相關救災工作時程就要滿1個月,即將會轉型進入重建階段,其中將會研議是否要在光復鄉設置滯洪池,同時評估家戶是否做防水閘門。
 - 
                            
光復近日降雨不大仍積水 研議設置抽水站或滯洪池
|地方花蓮光復鄉持續災後復原,今(20)日上午在重災區佛祖街有大型重機具和怪手持續進行清淤,居民也趁著沒下雨在家清理泥濘,但還是擔心這幾天若下大雨是否會淹水。對此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下一階段的復原工作將會研議在光復鄉設置抽水站或滯洪池,同時評估家戶是否要做防水閘門。
 - 
                            
馬太鞍堰塞湖面今投放水位計 可及時回傳資料監控
|地方就怕「風神」颱風和東北季風,引起的共伴效應,會帶來驚人雨勢,中央前進協調所不敢大意,總協調官季連成坦言,如果再碰上大豪雨或地震,可能還會再有大量的泥沙跟著下來,恐怕會再形成新的堰塞湖;他強調日累積雨量達200毫米,將立即啟動疏散。另外,為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今(19)日在馬太鞍溪堰塞湖面,成功投放投入式水位計,能及時回傳水位資料,發揮堰塞湖水位監測功能。
 - 
                            
花蓮光復鄉首度演練撤離 3小時內完成疏散
|地方花蓮光復鄉堰塞湖災後,今(18)日首度進行疏散撤離演練,下午2時開始先發送簡訊警報,請居民配合疏散到收容所,4時再發送堰塞湖的警報系統,要民眾進行垂直性避難,甚至強制性撤離,整個過程在3個小時內完成,完成疏散撤離、車輛載運,以及人員物資到位的演練程序,防患於未然。
 - 
                            
立霧溪崩山湖塗糜積20米懸 可能溢流抑崩岸
|花蓮光復鄉前一陣仔才因為崩山湖做大水受損嚴重,想袂到太魯閣山區又閣出現崩山湖。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因為舊台8線的路邊崩落來造成立霧溪出現崩山湖,塗糜積20公尺懸,也因為溪水掣流有崩去的可能性,已經共燕子口的遊客請離開,也已經將水尾的民眾疏開,遊客毋通入去太魯閣國家公園。(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