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號
-
AIT盼台灣朝野挺國防預算 管碧玲哽咽籲在野支持
|政治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團結國家第4講,指在野凍刪國防預算,影響國際視聽,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也表達對台灣國防預算的關切。立法院3日下午協商4100億元的《強化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立法院會預計明(4)日處理;其中強化國土防衛韌性部分,共編列約1500億。為了爭取外界支持,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時,還當場在台上激動哽咽,呼籲在野共同支持。
-
國造海鯤號二度海測 顧立雄:34項目順利進行
|國造藏水艦海鯤號,今仔日(6/26)展開第二改的海上測試,這改欲測驗的是「浮航」的能力。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海測有34个項目,海鯤號這改驗好了後,會閣試藏水50米佮200米,照計畫會佇9月完成海測。(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海鯤號二度海測 海軍:按計畫9月完成
|政治國造潛艦海鯤號先前首度進行海上測試,睽違9天後,今(26)日再次展開第2次的海測。海軍官兵、台船人員上午站在海鯤號的甲板上,出海進行浮航測試。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海測約34個項目按計畫推進;海軍表示,海鯤號完成浮航測試後,將展開50公尺淺水潛航、200公尺深水潛航與各系統驗證測試,仍按計畫在9月完成海測。
-
海鯤號海試致船身噗起來? 台船:是被動聲納
|頭一隻國造藏水艦海鯤號,6/17進行海試,毋過藏水艦的外觀有噗起來佮凹落去的情形,就有人講是測試了後才會變形的。台船公司表示,噗起來是聲納設備的所在,毋是變形。有立委認為,這款烏白放風聲,講藏水艦變形,有可能是中共的認知作戰。(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海鯤號遭疑艦體凸起變形 台船澄清:為被動測距聲納
|政治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17日進行海試,不過由於艦身外觀有數點凸起,跟船殼凹凸不平整的情況,被質疑是因為出海測試導致艇體變形。台船澄清,凸起處是被動測距聲納,絕沒有艇體變形的狀況。專家分析,艦身凸起可能會影響航速,甚至導致水下噪音問題,期待海鯤號或是後續艦能改善,有更平滑的外觀設計。
-
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出港海測 估11月如期交艦
|政治台灣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號今(17)日首次出港進行海測,歷經4年多建造及相關測試的海鯤號,進度一度受光電桅杆延遲交貨而延宕,如今在台船及海軍的全力趕工配合下,只剩海測這最後一哩路。預計9月可完成浮航、潛航及作戰測試,如期在11月交艦成軍,提升我國的作戰防禦能力。
-
海鯤號藏水艦出港海測 預計11月照時日交船
|臺灣頭一隻國造藏水艦海鯤號,今仔日頭一改出港、進行海測,本底有去延著進度,毋過臺船和海軍全力趕工,只賰海測,按算9月會當完成浮航、潛航和作戰測試,佇11月交艦成軍,提升咱的作戰防禦能力。(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國造海鯤號今首出港海測 將進行浮航、動力系統測試
|政治國造潛艦海鯤艦原定4月展開海測延遲至今,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曾表示,達安全條件才會進行海測。而海鯤號日前已完成最後一次泊港測試,並於今(17)日正式出港,進行首次海上測試。
-
海鯤號高雄港自主浮航 學者:海試前除錯
|政治國造潛艦海鯤號14日下午首度用自主動力在高雄港內浮航,進行多次的迴轉或繞行,帆罩也伸出3支光電桅杆。由於海試持續延宕,讓外界更關注海鯤號何時才能出海。學者分析,這次浮航算是海試前的除錯階段,而且光電桅杆、呼吸管、航海雷達豎起都是重要指標,象徵距離海試的階段愈來愈近。
-
證實海鯤號海測沒有時間點 顧立雄:須達安全條件才能出海
|政治潛艦國造海鯤號進度延宕,4月海上測試跳票,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中央社專訪,證實海測沒有時間點,今(23)日再度重申,必須達成出海條件才能出海。對於外界關注11月能否交艦,學者分析,先前關鍵裝備較晚取得才導致造艦工程延宕,海軍跟台船正進行最後的泊港測試,順利就會投入浮航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