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客
-
央行公布Q3旅行收支 逆差41億美元創新高
|生活央行公布第三季國際收支,國人出國「旅行支出」與國際觀光客來台的「旅行收入」,逆差達41億美元創下史上新高。而旅遊品質保障協會,今(21)日公布明年1到3月份的合理團價,國人最喜歡旅遊的日本,受惠匯率低檔,團費比今(2025)年同期下修約5%,而中國以經濟施壓日本的影響還未明顯出現,估計第二季團費有機會再下修。
-
中國對日本祭旅遊禁令 觀光百貨零售類股下跌
|全球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和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的「斬首論」,讓兩國關係跌到2012年以來的最低點。北京當局呼籲民眾避免前往日本,在短短幾天就有50萬張機票被取消,東京股市在觀光旅遊、百貨零售類股,也應聲走跌。日本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18日被問到這件事,她也直接回擊,並且提出警告,認為「經濟發展應該要考慮降低風險,避免對單一國家依賴過重。」
-
不法集團誆代辦商務入台證 年助上百名中國人來台
|兩岸台灣尚未開放中國旅客來台觀光,卻有不肖業者以詐騙、變造等方式,在社群平台謊稱可代辦商務入台證。移民署日前破獲1起非法代辦集團,1年間協助上百名中國人士非法來台旅遊,不法所得超過500萬元。另外,還有1名中國網紅也疑似用假商務來台,還在漢光演習期間直播,遭外界質疑有國安疑慮,國安單位已對此展開調查。
-
證實台灣列美國首批談判名單 賴清德:會確保國家利益
|政治因應美國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今(11)日到台中,與機械器具業者座談並聽取建議。業者希望政府掌握美方90天關稅暫緩期,多協助業者出口等事宜,賴總統則證實,台灣列在美國第一批談判名單裡面,會確保國家利益。行政院長卓榮泰也到立法院,進行美國關稅政策專案報告,面對藍白主張擴大補助跟普發現金,卓榮泰回應,對的事情大家可以一起談。
-
兩岸政治角力農民憂受影響 嘉義鳳梨另拓海外市場
|兩岸總統賴清德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後續效應需要再觀察,不過農產品出口到中國是否會受影響,台東釋迦與嘉義鳳梨因為外銷策略不同而有兩樣情。至於觀光旅宿業,則對未來兩岸交流觀光感到高度憂心。
-
上海踩線團預計年後抵台 旅遊業者準備布局市場
|兩岸中國上海業者踩線團預計年後抵台,緊接著有望迎來上海以及福建兩地中國團客,台灣旅遊業者表示,中國團客在疫情前經多年操作,是成熟的旅遊市場,雖已有既有商品模板可循,但疫情後,旅客偏向體驗私房景點的旅遊趨勢,也會是接下來迎中客需要布局的部分。
-
賴清德拋「小兩會」談兩岸觀光 陸委會:先協商旅遊安全、品質
|兩岸陸委會今(2)日宣布,中國駐台媒體《海峽導報》,因為明顯從事對台統戰工作,且曾介入總統大選,未來將暫停《海峽導報》及其所屬《福建日報》報業集團來台駐點。賴清德總統昨日說,希望兩岸在對等尊嚴下健康有序交流,陸委會今日表示,建議兩岸「觀光小兩會」可先就兩岸旅遊品質、旅遊安全與穩定性進行協商溝通。
-
上海副市長稱願意推赴台團旅 交長盼中國先解鎖政治限制
|兩岸昨(17)日登場的上海台北雙城論壇,上海副市長華源表示將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交通部長陳世凱上午在立法院表示,希望中國可以解開政治上的限制,交通部立場一向都歡迎。至於是否解除民眾赴中國大陸旅遊的禁團令,陳世凱表示如果在對等的情況下會滾動檢討。而陸委會則強調,要看中國文旅部正式公告,不是上海講了就算。
-
國台辦提2條件盼台取消禁團令 交長:中限制多無相對善意
|兩岸兩岸關係緊繃,旅遊部分也受到影響,中國國台辦今(27)日提出2個條件,要求我方取消禁團令,並撤除對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合作的禁限,將研議擴大中國旅客赴台旅遊的可能性。對此,交通部長陳世凱認為,兩岸觀光交流還是去的多、來的少,中國限制較多,仍無相對善意,也呼籲中方趕快解禁,讓觀光客來台。
-
陳世凱正式接任 稱交長最重要能力為溝通、領導
|政治今(2)日上午前行政發言人陳世凱正式接任交通部長,並在致詞與會後記者會中,回應外界對於他非交通專業、過於年輕等質疑,陳世凱回應,交通部的業務範圍廣大,部長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應是溝通、協調與領導能力;至於行人道安、航廈建設速度、高鐵南北延伸、地方鐵路高架化等問題,交通部會先盤點出最棘手的問題並一一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