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寄投票
-
美軍加勒比海擊沉運毒船 川普:11名恐怖分子死亡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日貼文,美軍在加勒比海南部對一艘載有毒品的船隻發動攻擊,擊斃11名毒品恐怖分子。此前美軍在南加勒比海大規模部署海軍艦艇跟飛彈,聲稱為了打擊毒品,還引發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抨擊。只是事隔一日就採取行動,委內瑞拉目前對此尚未回應。
-
川普擬修改美國投票規定 要求出示身分證、限縮郵寄投票對象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美國時間31日宣布,將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每位選民投票時都必須出示身分證;此外,郵寄投票適用對象也將同步限縮,僅有病情嚴重者或正在異地服役的軍人可使用。由於美國選舉規則是由各州自行決定,川普制定此行政命令的適法性已引發美國媒體質疑。
-
加拿大大選結果估29日出爐 新任總理可能人選?抗美成關鍵議題?
|全球在經歷川普上任、總理杜魯道請辭等一連串政治動盪後,加拿大將於當地時間28日提前舉行大選,預計結果將於台灣時間明(29)日中午左右出爐。此次加國大選共將選出343席國會議員,並由最大黨黨魁成為新一任總理,現任總理、自由黨領袖卡尼,與保守黨領袖博勵治被外界認為是新總理的2大人選。加拿大選舉如何進行?兩大黨各自提出哪些主張?對抗美國是否成為此次大選關鍵議題?
-
美國選舉人團制度詳解:運作機制與爭議何在?
|政治美國作為老牌民主國家,選舉投票制度相當複雜,並非票票等值的簡單多數決。因此,想當美國總統無需大多數美國人同意,只需拿到270張選舉人票。此制度一方面可避免多數暴政;另一方面,顯示公眾意見不值得信任。另外,美國選舉投票方式雖多元,但50州各自為政的投票流程,容易引起敗選方質疑,甚至產生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的難堪場面。
-
美國大選關鍵搖擺州 內華達計票緩最晚開票
|全球川普陣營已經宣布勝選,接下來是進入選票結果認證階段,拉開差距的州很容易判定,不過雙方選票太過接近的關鍵州,有沒有近到觸發重新驗票機制也是觀察重點。今(6)日在幾個關鍵搖擺州當中,內華達州是最晚開票的,開票的速度也特別慢。
-
《紐時》揭美大選社群亂象 哪些原因造成假訊息瘋傳?對選民造成什麼影響?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今(2024)年美國大選期間出現的假訊息與謠言傳播得更快、更多。而造成假訊息氾濫的原因主要有5大項,包含提前投票與郵寄投票選民增加、來自他國的假影音持續散布等,這些假訊息如何透過社群進行傳播?對於大選又造成什麼影響?
-
川普稱選務若公平敗選會認輸 賀錦麗陣營憂假炸彈影響選情
|全球美國總統大選5日投票,根據《美聯社》報導,共和黨的川普目前拿下198張選舉人票,民主黨賀錦麗109票。全美由東到西共6個時區陸續結束投票、開票,包括喬治亞州在內等6個州最早結束,時間是美東時間晚上7時,也就是台灣時間6日早上8時起陸續開出;最晚開票的是今(6)日下午1時的夏威夷州跟阿拉斯加州。稍早川普投完票後表示,如果像上次一樣選輸會承認敗選;賀錦麗則早在週末完成郵寄投票。聯邦調查局有4個州接獲假炸彈訊息,消息來源疑似從俄羅斯發出。
-
川普赴加州造勢 秘勤局逮捕1非法持槍男子
|全球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13日在加州造勢時,有一名男子因為非法持有槍枝和彈藥遭到維安人員逮捕,警方認為很可能阻止第3起企圖暗殺事件。至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則批評包括川普在內的幾位共和黨人,散佈與颶風有關的不實謠言只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
-
不滿加州頒禁透露性取向新法 馬斯克宣布將企業總部搬至德州
|全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16日宣布,將把社群網站X與太空公司SpaceX的總部從加州搬到德州,他宣稱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加州新頒布的法規,禁止學校向任何人透露學生的性取向,連改變性別認同也不能告知家長。不過分析認為,馬斯克此舉意在挺川普(Donald Trump),此外他將每個月捐款4500萬美元支持川普競選總統。
-
藍推大選不在籍投票 陳建仁:目前無規劃
|國民黨團將推動總統大選適用不在籍投票,包括增加境外投票、通訊投票等,在國會引發朝野攻防;民進黨團批評,國民黨為中國境外勢力介選提供管道,國人在中國無法靠自己意志投票;民眾黨團認為,先推移轉投票方法可行。而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2)日表示,目前行政院沒有針對不在籍投票有相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