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馬英九赴中祭祖交流【完整記錄】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前總統馬英九於3月27日至4月7日前往中國湖南祭祖,行程安排至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共5大城市,為1949年後首位訪問中國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

此趟走訪南京大屠殺、重慶抗戰遺址等各大抗戰紀念館,也率大九學堂30多位青年學子,與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復旦大學學生進行交流座談,並在1日前往老家湘潭市湘潭縣白石鎮祭祖。

即時更新
2023-04-07 12:52

抵台發表談話 稱「九二共識又活過來」

馬英九12時52分飛抵桃園機場,發表3點談話。

他提及祭祖行程感受到民眾熱情,與學生座談也讓他產生恢復兩岸交流的信心,「越早交流往來、越認識彼此,往後發生衝突的機會就會降低。」

馬英九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他認為兩岸有相同政治基礎,才能盡速恢復交流,這也符合台灣民眾的利益。

2023-04-07 11:15

結束赴中之旅返台

馬英九結束12天赴中行程返台,7日上午11時15分搭乘中國國際航空CA195班機,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預計13時25分抵達。

同3月27日接機陣容,由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上海市台辦主任鍾曉敏、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等人送機,馬英九在機艙門口轉身揮手道別。

2023-04-07 10:00

國民黨召開記者會 讚擦亮中華民國招牌

國民黨在馬英九返台前召開記者會,讚許馬英九訪中成就。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林祖嘉指出,此次行程共有3大意義。

一、重新擦亮中華民國招牌。馬英九4次提及中華民國,說了3次前總統,顯見馬英九堅定捍衛中華民國,並維持了前總統的尊嚴。

二、親身闡述九二共識,且「原汁原味」。即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但內涵各自表述,基於《中華民國憲法》分為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台灣、大陸都是中華民國的,展現「一中各表」意義,也是國民黨的基本立場。

三、再次充分展現九二共識的功能及重要性。林祖嘉提及,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因有九二共識往來密切,簽署23項協議,包括開放兩岸直航等,國際空間維持良好。他指出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情況下,兩岸才有更多機會展開溝通交流,進而維持和平穩定。

2023-04-07 01:00

總統蔡英文批一中論述 「兩岸互不隸屬是事實」

馬英九在與湖南大學學生座談時,引兩岸憲法談一中原則,總統蔡英文7日於「民主夥伴共榮之旅」媒體茶敘時做出回應。

蔡英文表示,其論述應為1970年代的論述,「這個講法是跟現在的環境有些差距,以現在的情境來看,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岸互不隸屬,是清楚的事實。」

2023-04-06 15:35

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1937年抗日戰爭淞滬會戰尾聲,四行倉庫聚集400多位將士守衛4天4夜,粉碎當時日軍3月亡華的計畫。

據馬英九基金會先前提供資料,此為馬英九赴中最後一項公開行程;明日上午,馬英九將自浦東機場返回台北。

2023-04-06 14:25

參觀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馬英九上午與台商餐敘後,下午赴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參觀。

2023-04-06 10:00

復旦大學學生座談

馬英九上午至上海復旦大學,進行此行第3場學生座談。他點出兩岸青年欠缺機會交流,當局皆需共同努力,「友誼越深厚,兩岸之間衝突發生的機率就越低。」

2023-04-05 18:33

會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

馬英九晚間與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會面,陳吉寧引用習近平所說的「兩岸一家親」,稱台灣與中國有共同的血脈、歷史、文化等,並表達深受馬英九赴中祭祖一事感動,認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體現。

隨後馬英九提到任內推動的ECFA,使兩岸人民受惠,使台灣的經濟表現維持穩定,並告訴陳吉寧如何以台語唸ECFA。

2023-04-05 16:10

參訪上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馬英九前往上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全程聽取近40分鐘與智慧系統相關之介紹簡報,與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上海市台辦主任鐘曉敏、上海市委統戰部長陳通等人一同就座。

簡報結束後,馬英九被問及時任台北市長時,是否有相關科技經驗,他回應當時已有規劃開發內湖科技園區及南港軟體園區,並指出上海在1990年代已有相關規劃;不過上海城市運行管理中心至今僅打造約6年。

2023-04-05 13:00

參觀洋山港

馬英九上午搭機赴上海,下午前往洋山港參觀,洋山港為中國最大貨櫃港。

導覽後,馬英九詢問洋山港與新加坡港效能、腹地差異。洋山港第4期自動化碼頭自2017年12月開港運行,晚上作業時不需照明。

2023-04-04 14:20

參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馬英九下午參訪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遷都重慶,蔣介石在此設置官邸;而後為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中國將此地修繕為博物館,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

2023-04-04 11:43

參觀賽力斯汽車兩江智慧工廠

馬英九前往位於重慶的賽力斯汽車智慧工廠。在參觀總裝車間後,馬英九試乘賽力斯與華為合作SUV車款M5,並特別詢問了解電動車性能與充電時間。

2023-04-04 09:55

訪張自忠烈士陵園追思祭拜

馬英九展開在重慶的第2天參訪行程,上午前往張自忠烈士陵園祭拜,並獻花追思致意。

陸軍二級上將張自忠為二戰期間,殉亡國軍中的最高將領。1982年張自忠墓園擴建為張自忠烈士陵園,陳列抗戰時期史料文物。

2023-04-03 17:28

會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

馬英九傍晚於渝州賓館會見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袁家軍表示,重慶是國共合作、見證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的重要地點。對於馬英九此行反覆強調堅持兩岸共識、反對台獨,他也讚賞這與馬英九長期推動兩岸開放、合作交流與發展的歷程相當一致。

馬英九回顧今日下午參訪城市規劃展覽館行程,堅信重慶由袁家軍主政,有助於城市走向現代化,成為吸引台商與台企落腳的一大誘因;在新能源、電子訊息產業等方面,將與台灣有更多深化合作的可能。

他表示,雙親於重慶中央政治學校相識,父親更於1944年從軍報國,因此本行也將與學生造訪抗戰遺址,「我深信這對年輕人來說,是一段重新連結起兩岸的過程。」

2023-04-03 15:35

參觀中國三峽博物館

三峽博物館的修建與三峽大壩相關,中國政府將面臨淹沒風險的文物存放於博物館中。馬英九也在導覽員介紹三峽工程時補充,「那個時代很多父母期待孩子長大在三峽建壩,小弟也是其中之一。」並打趣說道,「他(父母)還沒經過我同意。」

參訪結束後,馬英九與在外等候的重慶民眾揮手致意。 

2023-04-03 14:24

參觀重慶市城市規劃展覽館

馬英九上午前往此行第4站重慶,下午參觀重慶市規劃展覽館,並有國台辦副主任潘賢掌、新聞發言人馬曉光隨行。入館前,馬英九與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握手表示,「我也當過台北市長。」

2023-04-02 15:13

參觀湖南上市公司鐵建重工、三一重工

前總統馬英九赴中第7天,下午14時30分參觀鐵建重工位於湖南長沙的總部。鐵建重工是中國鐵道期下的上市子公司,主要生產鐵路軌道設備。鐵建重工表示,每年投入研發資金逾營業收入的7%,去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億人民幤,因此投入研發的資金更突破9%。

下午15:30馬英九再轉往三一重工,是去年才掛牌上市的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現值超過1千5百億人民幣。

2023-04-02 11:59

與湖南大學學生座談 引兩岸憲法談一中原則

前總統馬英九赴中祭祖行第7天,2日上午至湖南大學與學生座談,提及兩岸各自的憲法都明定中國包含台灣與大陸地區,但都是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希望兩邊努力減少不必要的隔閡。

前總統馬英九於湖南大學座談
2023-04-01 15:52

參觀南嶽忠烈祠

前總統馬英九1日祭祖後,下午前往南嶽忠烈祠祭祀抗戰英魂。這裡是最早、規模最大的抗日戰爭紀念忠烈祠,也是國民政府撤台前,在中國為抗戰烈士唯一建造的大型陵園,1996年被中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3-04-01 11:59

茶恩寺鎮雙陽村祖墳祭祖

前總統馬英九訪中祭祖,1日上午到湘潭市湘潭縣白石鎮,與姐妹馬以南、馬乃西等一家人祭拜祖父馬立安。

過程中馬英九情緒激動,數度哽咽,表示身為中國人慎終追遠,內心非常感動;心心念念祭祖,終於實現願望。

唸祭文時他也向祖先表示,自己當選兩任中華民國總統,8年任內,讓台灣跟中國隔海分治70年來,最和平繁榮的階段。

2023-03-31 13:58

宋濤陪同搭乘高鐵赴長沙

馬英九上午無公開行程,下午搭乘高鐵離開武漢,由昨日會見的國台辦主任宋濤陪同前往湖南長沙。

抵達長沙後,馬英九預計參訪母親秦厚修母校周南中學。據馬辦先前提供行程,明日將赴湘潭市湘潭縣白石鎮祭祖。

2023-03-30 18:00

會國台辦主任宋濤

馬英九晚間會見國台辦主任宋濤。宋濤轉述習近平說法,表示兩岸同胞一家親,且「家裡的事好商量」,願意聽取台灣人民的意見。

馬英九則指出,2015年的馬習會意在展現雙方能和平解決兩岸關係,未來兩岸也只能透過「談」解決問題。

2023-03-30 16:00

武漢大學學生座談

馬英九下午前往武漢大學,進行本次赴中的首場學生交流座談。

致詞提及兩岸學生交流的重要性,並邀請武漢大學學生至台灣參訪,盼此成為長期工作;最後贈送校方同步收錄兩岸字詞的《中華語文大辭典》。

2023-03-30 10:50

參觀武漢抗COVID-19疫情展覽

馬英九30日上午10時50分抵武漢市檔案館,參觀「英雄城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武漢保衛戰專題展」,結束後進行媒體聯訪。

馬英九表示,在張伯禮院長的領導下,把疫情做好控制,避免病毒向外擴展,這點我們非常敬佩。這不僅是對中國大陸,而是對整個人類的貢獻。

針對疫後兩岸交流,馬英九指出,大家都努力把抗疫工作做得更完整,所以雙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同時說道,跟大陸也有在醫療技術合作方面的協議,希望能充分運用。

記者問道,馬英九辦公室第一版行程沒有提及要參觀此展覽,為何會加入?馬英九回答,「為了給你們一個驚喜。」

2023-03-30 08:50

抵達辛亥革命博物院

馬英九30日上午8時50分抵辛亥革命博物院,在館前拍照後隨即入內參觀。1981年辛亥革命70週年時,中共於此舊址建立辛亥革命博物院。

一進館首先迎來兩面旗幟,導覽員介紹左側為鐵血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中革命黨(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使用的軍旗。馬英九請導覽暫停介紹,詢問同學右邊是什麼旗?同學回答,「五色旗」,眾人隨即拍手叫好。

五色旗為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執政的南京臨時政府和北洋政府採用的國旗,旗面依序為紅、黃、藍、白、黑的5色橫條組成。

2023-03-29 17:50

會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

馬英九下午搭乘高鐵前往武漢,並與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會面。他提及本站將於武漢大學進行首場學生交流,認為多一份接觸、多一份情誼,兩岸發生衝突的機率就越低。

2023-03-29 10:58

參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馬英九29日參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後表示,南京大屠殺的書籍及照片都曾看過,但從來沒有像今天有這麼大的衝擊,「這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野獸般的行為,中國成為最大受害者。」

馬英九在留言冊寫道,「歷史絕對不可以遺忘」,他強調,「身為一個中國人,不論在海峽的哪一邊,都應該自力自強,對外的侵凌要勇敢抵抗,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教育中,應讓民眾了解重要事實,並採取必要準備。」

(圖/美聯社)
2023-03-29 09:41

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獻花及弔唁

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爆發長達6週以上的南京大屠殺,為悼念20萬人遇難者,中國於屠殺主要地點建立紀念館。

馬英九29日上午9時半抵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進行獻花及弔唁後,隨即入內參訪,預計10時30分將進行媒體聯訪。

2023-03-28 17:30

會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

馬英九28日下午17時半於金陵飯店會見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重申2015年馬習會共識,希望兩岸合作並建立互信,以避免戰爭風險。

信長星則肯定馬英九多年來堅持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原則,承諾此行願意盡可能提供協助。

2023-03-28 15:45

抵達拉貝故居

拉貝(John Rabe)為1932年至1938年間駐點於南京的德國商人,南京大屠殺間,保護約25萬位難民。

2015年馬英九卸任總統前,曾在總統府接見拉貝後代,並頒發褒揚令感謝其家族在抗戰時期的貢獻。

2023-03-28 14:34

抵達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南京總統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此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2003年,此地改為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

馬英九抵達入口簡單拍攝後,便直接入內參觀,一旁有接待人員隨行導覽。馬英九趁此機會向媒體介紹,「孫中山先生比我大98歲,他在1912年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我在2008年(當選台灣總統),也是差了96年。」不過兩人實為相差84歲。

與國父像合照前,馬英九向接待人員表示,台灣也是使用同一張照片,「可是我今天早上在中山陵看到的國父照片,那張比較年輕、比較好,為什麼不用?」他直言,「要是我有權力決定,我會用那張。」

2023-03-28 11:25

抵達第二歷史檔案館

馬英九參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結束後向媒體揮手致意便乘車離開,並未接受聯訪。

2023-03-28 10:30

中山陵致詞:遵從國父遺言 主張「和平奮鬥、振興中華」

馬英九於中山陵致詞,感念國父孫中山畢生領導國民革命,創建中華民國到今已112年。

馬英九提及,國父歷經10次流血革命,終在1911年推翻滿清,結束中國4000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1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國父對中國史無前例的偉大貢獻,就是改變中國的命運,讓中國走向富強康樂的開始。

馬英九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當年國父念茲在茲的多項建國主張,都已經分別在台灣與大陸實現。這對於兩岸人民與後代子孫的生活與福祉至為重要。

國父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遺言要求國人要「和平、奮鬥、救中國」。馬英九表示,基金會數十位同仁今日來到南京中山陵國父的陵寢前致祭,提出的主張便是把中山先生當年的遺言涵蓋在內。

馬英九盼望,兩岸能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他指出,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一定要努力實現。

2023-03-28 09:25

抵達中山陵

馬英九抵達中山陵,獻花並由司儀宣讀祭文後默哀一分鐘,隨後繞行陵寢一周,於書法室寫下「和平奮鬥,振興中華」8字。

2023-03-27 16:57

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接機

馬英九下午16時57分步出機門,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現身接機;至於稍早抵達機場的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並未至停機坪接機。

馬英九接受獻花後與官員握手寒暄,並向兩岸媒體揮手致意。因行程緊湊,直接搭乘接駁車離開機場,隨即前往虹橋高鐵站搭乘高鐵赴南京;抵達南京後,今日不再有其他公開行程。

2023-03-27 16:22

飛抵上海浦東機場

根據即時航班追蹤網站FlightAware,馬英九搭乘中國國際航空CA-196班機,下午14時42分已自桃園機場起飛,16時22分抵達上海浦東機場。

2023-03-27 13:40

行前談話:盼和平更快更早來到

馬英九下午13時40分抵達桃園機場第2航廈出境大廳,先發表簡短談話。

他表示,自己從37歲就負責處理兩岸事務,等了36年,今年73歲才有機會至中國訪問;並強調此行除祭祖以外,也與台灣大學生共同赴中交流,「希望透過年輕人的熱情、互動,能夠改善兩岸目前的氛圍,讓和平能更快、更早來到我們這裡。」

2023-03-20 17:08

歷任正副元首兩岸交流歷程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指出,馬英九年屆7旬且從事兩岸工作近40年,「是中華民國目前為止的高層人物中,唯一一個沒有去過中國大陸的。」歷任正副元首曾在何時、以何種身份赴中國?

2023-03-20 09:32

馬英九基金會宣布訪中事宜

馬英九基金會召開記者會,宣布馬英九訪中事宜。

執行長蕭旭岑說明,這次出訪中國主要目的是祭祖和推動兩岸青年學子交流,將參訪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重要歷史遺跡,並與多所學校進行學術交流,不會前往北京。

閱讀更多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