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貧困、軍事活動污染魚類 馬紹爾群島居民平均壽命52歲

中太平洋的台灣友邦馬紹爾群島,是美國防禦中國或俄羅斯飛彈襲擊、維持區域霸權的戰略重鎮,但美軍基地的存在卻對居民造成負擔,他們被迫搬到狹小的島嶼,只能吃廉價的加工食品。加上軍事活動污染沿海魚類,讓島民普遍都不太健康,平均壽命只有52歲,跟美軍基地裡豐衣足食、優美環境有天壤之別,這樣的困境也讓中國有了挖牆腳的可趁之機。

這裡是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夸賈林環礁,一個1平方公里的狹長小島伊拜,島上沒有耕地,物資與收入都匱乏,1萬名居民只能長年吃著不健康的進口加工食品,糖尿病比例高達3分之1,許多長者受併發症所苦,有的已經截肢、有的腎臟衰竭,老舊的醫院卻無法幫他們裝義肢或洗腎。

糖尿病協調護理師吉朗說:「我們非常努力做衛教,但人們就算想改善健康,生活選擇主要還是要考量經濟,物價不斷上漲。」

每天清晨,伊拜居民搭上美軍渡輪前往環礁南邊夸賈林島的美軍基地工作,那裡1300名美軍和承包商住冷氣別墅,享受游泳池、高球場,有完善的醫院甚至獸醫診所,還有從美國每週運補供應豐富美味的新鮮蔬果肉類,有如熱帶天堂,不過這裡高麗菜是美國本土的4倍,伊拜島居民吃不起。

馬紹爾群島外交貿易部長康仁德指出,「伊拜與夸賈林島的生活條件,有如黑夜與白天。」

除了生活落差,美軍核試與軍事活動的污染,還讓沿岸海水跟魚類受到重金屬、多氯聯苯等化學致癌物污染。但魚類是伊拜島主要蛋白質來源,民眾別無選擇還是得吃,加上糖尿病的威脅,讓他們平均壽命不到52歲。

伊拜的困境有歷史背景,馬紹爾群島位在太平洋的中央位置,二戰結束後美國以聯合國託管者的身份接管,在馬紹爾部署軍隊逐步打造了全世界最先進的雷達監測與導彈測試中心,鞏固區域軍事霸權的戰略位置。

馬紹爾群島外交貿易部長康仁德表示,「馬紹爾群島位在太平洋戰略防禦中心,是任何人抵達美國夏威夷前的哨站。」

美方1950年代將夸賈林環礁的原住民大舉搬遷到狹小的伊拜島,在夸賈林島興建軍事基地,此後幾十年進行67次核試驗。1980年代美國跟馬紹爾簽訂自由聯合協定,可以使用當地空域跟港口,在地緣上得以制衡中國;馬紹爾則換得美國保護、經濟援助、特殊移民與工作權利等等。不過居民付出健康與環境的代價,補償與建設沒有全數到位,半數家庭因為缺錢1天只能吃2餐。

馬紹爾群島外交貿易部長康仁德說道,「當中國開始在太平洋地區進行演習並獲得更多夥伴時,對美國是一大警訊。」

在此同時,中國也積極擴展南太平洋影響力,北京2022年曾開出高額基礎建設貸款與援助,換取馬紹爾建交並跟台灣斷交,馬紹爾沒有接受,但有了更多籌碼跟美國談判,對中方的承諾則是審慎以對。

馬紹爾群島外交貿易部長康仁德表示,「他們可以修復我們的醫院、修復我們的港口,他們可以幫助創造就業機會,我們正在關注跟中國有外交關係的鄰國,看看他們跟中國在做些什麼。當領導人繼續看到馬紹爾群島的人民繼續受苦,他們可能考慮探索另一邊的情況。」

美方迅速承諾,未來20年將投入23億美元協助馬紹爾群島,其中1.3億專門用於改善伊拜,還說中國的援助太過誇大,美國才是可靠的夥伴。美國跟馬紹爾群島、帛琉與密克羅尼西亞等南太國家續簽了未來20年的合作條約,馬紹爾人雖然對美國抱有深厚情感,但生活現實問題如果改善不了,難免會有驛動之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