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水閘門工程阻礙生物通行 宜蘭縣府允加強落實生態檢核

宜蘭冬山鄉林和源排水閘門的新建工程,被發現因為變更設計新增防洪牆,卻阻礙到生物通行,因此縣政將檢視所有公共工程,加強保育措施的落實。

冬山鄉林和源排水閘門已經完工,希望改善當地因為豪雨導致的淹水問題,不過卻被審計室發現,這項工程變更設計後,兩旁新增混凝土防洪牆,卻未設計動物坡道,導致3級保育類草花蛇等動物受困排水溝渠,生態檢核措施未落實。

宜蘭縣政府水資處長李岳儒表示,「未來也會針對這個案子,整個到全部的案子,都會整體的做檢視,我們希望能夠落實整個生態檢核的機制。」

縣政府後續在防洪牆下方架簡易麻繩網,希望降低混凝土工程為野生動物帶來的橫向阻隔。類似這樣做了生態檢核,卻還是帶來環境破壞的公共工程,案例不少。

宜蘭大湖溪過去一河局辦理整治工程,即便做了生態檢核,卻還是發生破壞濱溪帶爭議;員山鄉五十溪復建工程依法不用生態檢核,但即便縣政府做了,卻還是被環團批評破壞生態,列為失望工程。

縣政府強調,會檢視所有公共工程,加強保育措施落實。

宜蘭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認為,「這個是一種方式,就是機關內部先有一個自己內部分級的做法。」

依法公共工程如中央補助經費比例低於50%,或者有搶災、搶險需求,就不需生態檢核,這類工程時也時常發生生態破壞的問題。

環團建議,這部分除了需細緻的討論修法,公部門也可以自行建立生態資料庫,針對各項工程去分級,依分類來確定生態檢核強度到哪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