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玩偶因為療癒的設計而迅速走紅,有人覺得它很可愛,也有人覺得很醜,也有人覺得怪異。在1場的拍賣會中,全球限量款棕色的Labubu以人民幣82萬元得標,約台幣340萬元;但全球唯一一個131公分大小的薄荷色Labubu,則以人民幣108萬元,約台幣444萬元得標。
永樂拍賣行創始人趙旭說:「賣到人民幣108萬元,我覺得是一個創紀錄,但我覺得以後價格會更高,藏家也是考慮很久才會出這個價格。」
Labubu的銷售推動了出廠公司泡泡瑪特的成長,它在2020年12月於香港證交所上市時,股價飆漲了500%。而除了實體店面,泡泡瑪特在全球經營了2000多家自動販賣商店,美國、英國、澳洲和新加坡等30個國家。可以在線上或是實體店面買到Labubu,由於需求過大,導致許多店家暫停銷售,但在2024年,它在中國以外的銷售額占了總收入的40%。
因為一貨難求,炒高了二手價格,也讓泡泡瑪特的市值飆漲,不過隨著泡泡瑪特開始補貨,導致二手市場價格最高暴跌超過7成,同時受到中國加強盲盒玩具的監管政策影響,在香港上市的股價也迅速下滑,過去7個交易日裡,泡泡瑪特的總市值蒸發600億港幣,約台幣2250億元。
拍賣會買家周小姐說:「它現在的市值也跟三麗鷗(Sanrio)都差不多了,有超過它們了。我覺得它如果好好一直去研發新品的話,應該是可以比較流長的。」
專家說,Labubu會走紅的原因,除了名人效應、社群的推波助瀾和盲盒模式帶來的刺激感之外,長耳、尖牙、大眼睛,可愛又搞怪的外型,這種反差萌讓它在眾多玩具中脫穎而出。
根據美聯社的估算,Labubu在2023年的全球產值為63億人民幣、約台幣260億元,而在2024年漲了106.9%,來到130.4億人民幣,約台幣540億元。
Labubu收藏家說:「保持年輕、享受樂趣,我覺得很重要,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嚴肅。」
另一款以金屬立體拼圖而聞名的模型,可以組裝成各種建築、交通工具或是樂器等,也正在風靡中。玩家們說,組裝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技巧,還有享受DIY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變成家裡的裝飾品。
而光是舞龍酷獅這套遊戲,在英國就賣了超過10萬組,「十里紅妝」的拼圖在日本賣了超過20萬組,而在全球則賣了超過230萬組。
拼酷總經理熊茂表示,「雖然它在日本表現得非常出色,但在美國和歐洲的主要買家是非華裔人士。」
拿著手機尋找寶可夢,2016年推出的《Pokémon Go》在全球掀起熱潮,大街小巷擠滿了玩家,如今9年過去了,世界各地的玩家還是樂此不疲,現在聚集在法國巴黎抓更多的寶可夢。
法國《Pokémon Go》團隊行銷經理卡邦戈表示,「提供獨特的遊戲玩法和活動內容,讓玩家有機會獲得獨一無二的寶可夢、最強和稀有的寶可夢,這就是讓玩家凝聚在一起的原因。」
專家說,療癒商機會崛起,主要是因為現代生活的壓力大增,人們越來越重視身心靈的健康,再加上疫情所帶來的社會心理衝擊,因此這類商品在未來可能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