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行政院今(19)日宣布長照3.0計畫將於明(2026)年上路,除不分年齡擴大長照服務對象外,聘請住院看護的費用也改由政府與民眾共同負擔,同時優化照服員勞動條件、擴大外籍中階技術人力進用,以解決從事照護的勞工密集工作負荷大等問題。
行政院19日於院會記者會宣布長照3.0預計2026年正式上路,並由衛福部說明相關規畫,包含不分年齡擴大長照服務對象,納入50歲以下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以及符合健保評估為急性後期照顧(PAC)失能者能使用長照服務。
衛福部長照司長祝健芳指出,過去台灣照服員較不願意提供晚間、夜間服務時段,因此將在照服員缺乏區域,結合社宅或公私資源布建長照資源、提升夜間時段服務量能。
此外,目前民眾住院時,家人須請假自行陪病或自聘看護,長照3.0將改由政府與民眾共同負擔聘請住院看護費用,以減輕住院者家庭經濟負擔。祝健芳表示,目前部分醫院已試辦,未來將逐步擴大。另外已聘僱外籍看護的家庭,也將在核定額度下,放寬使用日照中心與家庭托顧等社區式照顧服務。
祝健芳指出,過去長照2.0中,照服員密集工作負荷大、僅住宿機構能聘僱外籍中階人力等問題,未來長照3.0上路後,將透過優化照服員勞動條件、擴大外籍中階技術人力進用、推動照顧分級派工等措施減輕照護人力負擔,讓不屬於核心照顧的項目,改由非長照人員執行。
此外,長照3.0也將新增居家智慧科技輔具租賃制度,獎勵日照中心及住宿機構能導入智慧照顧科技,減輕人力負荷並提升服務品質,並將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門檻降低,落實安寧善終。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長者失能率約13.69%、失智率約7.99%,明年起實施的長照3.0為期10年,財務部分仍會以稅收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