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起火電動公車電池為日製 過去無事故記錄待調查

台北市一輛電動公車昨(16)晚故障起火,該電動公車為華德動能出廠,電池是日本製,過去未有事故記錄,業者表示,全力配合相關單位調查起火原因。交通部統計,目前我國內共有2028輛電動大客車;對於各界關注電動公車起火,車測中心表示,出問題的不見得是電池芯,電池管理系統也可能因為市區公車里程數高而鬆脫磨損,導致風險,這些都可以在雲端紀錄中查到,有賴調查單位進一步釐清。

大都會客運旗下,與起火車輛同款的同批次20輛車電動公車皆已預防性停駛,停放在場站內,業者也啟動自主檢查。製造廠華德動能聲明,全力配合調查。

事故車輛的電池是日本製,沒有事故記錄,電池箱及系統也都取得歐洲安全法規認證。

華德動能總經理楊誌榮表示,「跟這台車用同樣的電池芯的,也會做同步的巡檢,這樣逐步的擴大,配合火調目前的調查,提供相關資料給火調做進一步分析。」

火調人員在17日下午已完成事故車輛鑑定,帶回相關資料,而運安會也接續派員介入調查。有電動車車評指出,這起事故並非在充電時發生。

車評CJay認為,「有可能是電池內部的零件發生短路,發生短路的時候,我們就要去問說,為什麼電池管理系統沒有去做到控管機制,讓它直接斷電。」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ARTC)分析,國內電動車電池芯,都經通過經濟部標準局實驗室檢驗,而電動巴士使用的是電池芯組成的電池包,搭配有電池管理系統,可偵測內部電池的電壓跟溫度。

市區公車的可能風險,在於行駛時間長,路面不平導致模組受損,不見得是電池芯有問題。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指出,「先從電池管理系統,去看當天或前幾天,它的電池芯的溫度跟電壓有沒有異常。」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國電動大客車共2028輛,其中市區公車有1991輛、公路客運有37輛。而國內主要生產電動巴士的業者,以華德動能市占率過半最高;另有成運汽車和生產自價巴士的創奕能源;鴻海集團下的有鴻華先進;凱勝綠能和唐榮汽車也早都插旗電動巴士。

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建議,「很難說你新車檢查通過了,就保證這部車用5年、10年、20年都不出問題,需要維護和定時檢查。」

台灣預計在2030年前全面汰換市區柴油公車,改用電動巴士。車安中心表示,新車出廠都要符合規定才能領牌,上路後維護、保養、定期檢查是關鍵,但事故原因還是需要專業調查單位來釐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