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暫緩90天 零售出口業增訂單趕工生產

美中關稅大戰本週戲劇性降溫,雙方各自把有如割喉戰的高關稅大砍115%,暫時降到基本的30%與10%,還各自加碼解除更多制裁與禁令,顯見兩國都承受了巨大的經濟壓力,這個結果也讓零售與出口物流業暫時鬆一口氣。接下來雙方進入90天的協商,也將觸及更根本的結構性問題,能否達成最終協議仍然充滿變數。

幾天前還在水深火熱的145%關稅地獄,承受大量訂單取消的壓力。美國玩具製造商佛曼暫(Jay Foreman)時鬆一口氣,因為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未來90天降到30%,他們在中國的生產線終於可以動起來,繼續銷往美國。

佛州玩具業者佛曼說:「無論是9月開學商品、感恩節商品、節日的玩具禮品,所以這像是耶誕節得救了。」

美國客戶近日趁著這90天的出貨窗口,向中國廠商瘋狂下單、催促生產,5月底前中國開往美國的貨輪直逼滿艙,預訂量暴增300%。關稅戰期間停工縮編的生產線,以及小商品出口中心義烏物流業者再次忙碌起來。

義烏運動衫商家溫先生說:「客戶立馬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最快今天晚上就可以把訂單安排給我們這邊生產,大概有2萬條褲子左右。」

本週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美中關稅談判,快速達成撤回大部分關稅的共識,中國對美關稅從125%降到基本的10%,美國對中關稅從145%降到基本的10%,外加吩坦尼藥物相關制裁的20%,總計30%,雙方各有24%關稅在90天內暫緩實施。

兩國也繼續釋出善意,中國暫停制裁45家美國企業90天,解除了航空公司不得買入波音客機的禁令。

而美國消費者最在意的,來自中港澳地區價值800美元以下小額包裹關稅,從120%降到30%,但過去的小包裹免稅小確幸已經回不去。首當其衝的Shein、Temu等中國電商平台,仍然必須調整價格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說:「中國遭受非常嚴重的打擊,他們的工廠正在關閉,他們當時非常不安,他們很高興能與我們合作。」

川普擺出一貫勝利姿態,宣稱關稅策略迫使中國屈服,全面開放市場。但中國強硬祭出報復性關稅與稀土禁運等手段反制,沒有重大讓步,也把美國逼回談判桌,且獲得相當的關稅減免。

跟其他不報復、主動求談的盟邦相比,待遇並沒有太差。凸顯對中急速脫鉤代價太高,市場反應與人民痛苦都讓川普必須縮手,中方也同樣面臨巨大經濟壓力。

會談後專家分析,美國對各國關稅政策的天花板與樓地板,大約就落在30%與10%,美國消費者仍將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

路透社大中華區分社長克羅里奇表示,「30%是出口商無法吸收的數字,因此對於即將發貨的貨物,他們必須設法分攤痛苦給美國的購買者 。」

這波關稅削減,不包括美國汽車與鋼鋁產業的25%關稅,中方的稀土禁運也尚未鬆綁,未來雙方的密集磋商,將會觸及貿易逆差更棘手的深水區,包括政府補貼、關鍵產業,甚至地緣政治局勢。

90天可能不夠用,關稅可能還會反彈,川普也在考慮加徵來自中印兩國的進口藥物關稅,迫使製藥業回美國生產。此外要求中方有效管制鴉片類強力止痛藥,吩坦尼的前體原料流入美國擴大毒品問題,是談判一大關鍵。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諾蘭德表示,「我認為90天暫停可能會成為永久,如果吩坦尼問題若能得到解決,中方也可以輕易做到,那麼倒退將是永久性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則表示,「吩坦尼是美國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問題,責任在美國自身,應該停止對華的抹黑推責。」

日內瓦會談後,川普與習近平各自出訪中東與拉美,習近平向拉丁美洲國家提供660億人民幣的信貸額度,加強戰略合作,打造可靠的貿易與發展夥伴形象,凸顯川普的反覆無常。

川普則是前往中東,拿下波音客機大訂單,促成上千億美元的沙烏地軍售與科技業投資,鞏固美國的區域影響力。

相關新聞